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高中生“同分异构体”问题解决难点成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6-18页
        1.3.1 研究的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的方法第17-18页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8-21页
        1.4.1 研究的目的第18页
        1.4.2 研究的意义第18-21页
2 理论基础与概念综述第21-26页
    2.1 口语报告法第21-22页
        2.1.1 理论概述第21页
        2.1.2 理论应用第21-22页
    2.2 思维障碍成因理论第22-23页
        2.2.1 理论概述第22页
        2.2.2 理论应用第22-23页
    2.3 问题解决理论第23-26页
        2.3.1 理论概述第23-24页
        2.3.2 理论应用第24-26页
3 高中“同分异构体”有关概念辨析及高考考试目标解析第26-31页
    3.1 课程标准及考纲对“同分异构体”相关知识的教学要求第26-27页
    3.2 高中“同分异构体”“四同”概念辨析第27页
    3.3 高考试题中常见同分异构题型的类型第27-31页
4 高中生“同分异构体”问题解决难点的测查及实施第31-51页
    4.1 “同分异构体”知识认知难点问卷调查第31-35页
        4.1.1 问卷调查的编制第31-32页
        4.1.2 问卷调查的结论及分析第32-35页
    4.2 “同分异构体”问题解决难点的测试第35-45页
        4.2.1 确定测试的内容与范围第35-36页
        4.2.2 设计测试工具第36-38页
        4.2.3 测试结果数据反馈第38-45页
    4.3 分层个案分析——口语报告法第45-51页
        4.3.1 访谈提纲第46-47页
        4.3.2 个案分析第47-48页
        4.3.3 材料转化及难点表征第48-51页
5 高中生“同分异构体”知识难点的成因分析第51-54页
    5.1 解题起点知识薄弱,基本技能储备不足第51页
    5.2 相关概念混淆不清,问题解决策略失误第51-52页
    5.3 物质类别考虑不全,缺乏发散整体观念第52页
    5.4 解读信息不够全面,惯性思维曲解本意第52页
    5.5 空间思维发展滞后,概念模型意识薄弱第52-53页
    5.6 书写规范意识薄弱,高频出现心理失误第53-54页
6 突破“同分异构体”问题难点的教学对策第54-62页
    6.1 基于学生认知规律,精准把握吃透教材第54-55页
    6.2 利用结构模型教学,多媒体辅助直观化第55-56页
    6.3 善用物质类别转换,构建网状教学模式第56-58页
    6.4 关注数据表征推理,建立条件数据模型第58-59页
    6.5 拨开乌云巧用信息,精讲模仿简化机理第59-60页
    6.6 淡化传统灌输教学,注重培养有序思维第60-61页
    6.7 跳出固化题海战术,精挑规划训练体系第61-62页
7 高中化学“同分异构体”高效课堂教学实践第62-76页
    7.1 教学策略分析第62-69页
    7.2 教学流程设计第69-75页
    7.3 实施效果评价第75-76页
8 研究结论与反思第76-78页
    8.1 研究结论第76-77页
    8.2 研究反思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附录第82-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化学学习分化点的探究和教学策略
下一篇:高中化学模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