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内部审计论文

中央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队伍建设的研究--以大型国有企业G集团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4页
        1.2.1 国外文献回顾第11-12页
        1.2.2 国内文献回顾第12-14页
        1.2.3 文献评述第14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页
    1.4 本文创新之处与局限性第15-17页
        1.4.1 本文创新之处第15-16页
        1.4.2 本文局限性第16-17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7-21页
    2.1 相关概念第17-18页
        2.1.1 内部审计人员第17页
        2.1.2 增值型内部审计第17-18页
        2.1.3 专业胜任能力第18页
    2.2 理论基础第18-21页
        2.2.1 Mc Celand职业胜任能力理论第18-19页
        2.2.2 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第19页
        2.2.3 Henri Fayol知识结构理论第19页
        2.2.4 价值链理论第19-21页
第3章 中央企业内部审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1-24页
    3.1 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现状第21页
    3.2 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1-22页
    3.3 内部审计发展情况第22-24页
第4章 内部审计为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路径及要求第24-28页
    4.1 实现价值增值的路径第24-25页
        4.1.1 风险管理领域第24-25页
        4.1.2 内部控制领域第25页
        4.1.3 公司治理领域第25页
    4.2 价值实现对内部审计队伍的要求第25-28页
        4.2.1 组织制度要求第25-26页
        4.2.2 专业胜任能力要求第26-28页
第5章 G集团基本情况及内部审计工作情况第28-33页
    5.1 G集团基本情况第28-29页
    5.2 G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情况第29页
    5.3 专项审计工作第29-30页
    5.4 经济责任审计及离任审计工作第30-32页
        5.4.1 审计项目概况第30-31页
        5.4.2 审计项目流程第31页
        5.4.3 具体审计工作第31-32页
    5.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6章 G集团内部审计队伍现状及评价第33-38页
    6.1 人员结构第33-35页
        6.1.1 人员结构情况第33-34页
        6.1.2 人员结构存在的问题第34-35页
    6.2 独立性第35-36页
        6.2.1 人员独立性情况第35页
        6.2.2 人员独立性中存在的问题第35-36页
    6.3 知识和技能第36-38页
        6.3.1 知识和技能情况第36页
        6.3.2 人员知识和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6-38页
第7章 加强G集团内部审计队伍建设的建议第38-42页
    7.1 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第38页
    7.2 人才引进方案第38-39页
        7.2.1 人员数量第38-39页
        7.2.2 专业人员引进第39页
    7.3 审计技能培训第39-40页
    7.4 内部审计人员薪酬改革第40页
    7.5 内部审计人员轮岗制第40-41页
    7.6 加强审计职业道德意识第41-42页
第8章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际化经营的资源配置溢价:出口学习还是OFDI学习?
下一篇:要素价格扭曲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