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理论论文--汽车平顺性和舒适性论文

基于多刚体系统动力学载货汽车平顺性建模与仿真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载货汽车平顺性研究背景第9页
    §1.2 汽车平顺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法第9-11页
        §1.2.2 汽车平顺性动力学模型第11页
        §1.2.3 路面不平度统计特性第11-12页
        §1.2.4 汽车平顺性非线性动力学第12页
    §1.3 载货汽车平顺性仿真存在的问题第12-14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页
    §1.5 论文的主要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6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基于多刚体系统动力学载货汽车平顺性建模第16-36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第16-19页
        §2.2.1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第16-18页
        §2.2.2 刚体姿态的描述第18-19页
        §2.2.3 刚体空间运动描述第19页
    §2.3 载货汽车平顺性主要部件分析第19-23页
        §2.3.1 车架第20-21页
        §2.3.2 驾驶室第21页
        §2.3.3 驾驶室悬置第21-22页
        §2.3.4 悬架系统第22-23页
    §2.4 载货汽车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第23-27页
        §2.4.1 载货汽车11自由度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第23-24页
        §2.4.2 载货汽车11自由度多刚体系统参数说明第24-27页
    §2.5 载货汽车11自由度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第27-34页
        §2.5.1 卡尔丹角表示下的方向余弦阵的线性化第28页
        §2.5.2 卡尔丹角表示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第28-29页
        §2.5.3 车架总成动力学方程第29-30页
        §2.5.4 驾驶室动力学方程第30-31页
        §2.5.5 前后簧下质量的动力学方程第31页
        §2.5.6 人椅系统动力学方程第31页
        §2.5.7 车架总成运动学关系第31-32页
        §2.5.8 驾驶室运动学关系第32页
        §2.5.9 前后簧下质量运动学关系第32-33页
        §2.5.10 11自由度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第33-34页
    §2.6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载货汽车的平顺性与激励的时域模型第36-50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汽车平顺性第36-38页
        §3.2.1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第36-37页
        §3.2.2 平顺性的评价方法第37-38页
    §3.3 轮胎激励分析第38-39页
    §3.4 路面不平度的统计特性第39-42页
        §3.4.1 路面不平度的功率谱密度第39-40页
        §3.4.2 时间频率功率谱密度第40页
        §3.4.3 四轮相关路面随机输入功率谱密度第40-42页
    §3.5 基于IFFT法建立路面不平度的时域模型第42-49页
        §3.5.1 基于IFFT的时域建模方法第42-44页
        §3.5.2 基于IFFT法建立路面随机输入的时域模型及其验证第44-48页
        §3.5.3 四轮相关路面随机输入的时域模型实例分析第48-49页
    §3.6 本章小节第49-50页
第四章 载货汽车平顺性时域仿真系统开发与验证第50-63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载货汽车平顺性时域仿真系统开发第50-53页
        §4.2.1 EXCEL导入数据模块第50-52页
        §4.2.2 生成四轮相关路面时域模型模块第52页
        §4.2.3 静平衡位置计算模块第52页
        §4.2.4 平顺性时域仿真模块第52-53页
        §4.2.5 数据处理模块第53页
    §4.3 载货汽车平顺性时域仿真实例第53-59页
        §4.3.1 载货汽车平顺性仿真参数第53-55页
        §4.3.2 四轮相关路面随机输入的时域模型第55页
        §4.3.3 载货汽车平顺性时域仿真第55-57页
        §4.3.4 载货汽车平顺性时域仿真数据处理第57-59页
    §4.4 载货汽车平顺性仿真模型与仿真结果验证第59-62页
        §4.4.1 ADAMS验证第59-61页
        §4.4.2 实验验证第61-62页
    §4.5 本章小节第62-63页
第五章 载货汽车非线性稳定性仿真分析第63-71页
    §5.1 引言第63页
    §5.2 非线性振动理论第63-64页
    §5.3 载货汽车非线性振动稳定性仿真分析第64-68页
        §5.3.1 单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系统动力学方程第64页
        §5.3.2 单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系统幅幅特性第64-66页
        §5.3.3 单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系统幅频特性第66-68页
        §5.3.4 单自由度非线性振动稳定性仿真系统开发第68页
    §5.4 非线性振动稳定性仿真分析实例第68-70页
        §5.4.1 实例一第68-69页
        §5.4.2 实例二第69-70页
    §5.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6.1 全文总结第71-72页
    §6.2 研究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致谢第76-77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X公司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空气放大器的电动汽车电池组冷却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