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表目录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1.2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第9-11页 |
2 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2.1 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 | 第11-12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3 研究设计 | 第14-17页 |
3.1 调查对象及其特点 | 第14-15页 |
3.2 研究方案 | 第15-17页 |
3.2.1 调查问卷 | 第15-16页 |
3.2.2 调查过程 | 第16页 |
3.2.3 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16-17页 |
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7-30页 |
4.1 汉语学习策略量表的信度分析 | 第17-18页 |
4.2 学习策略总体使用情况分析 | 第18-19页 |
4.3 各类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分析与说明 | 第19-26页 |
4.3.1 记忆策略 | 第19-20页 |
4.3.2 认知策略 | 第20-22页 |
4.3.3 补偿策略 | 第22-23页 |
4.3.4 元认知策略 | 第23-24页 |
4.3.5 情感策略 | 第24-25页 |
4.3.6 社交策略 | 第25-26页 |
4.4 影响学习策略使用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26-30页 |
4.4.1 性别与学习策略使用情况之间的关系 | 第26-27页 |
4.4.2 家庭背景与学习策略使用情况之间的关系 | 第27-28页 |
4.4.3 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使用情况之间的关系 | 第28-29页 |
4.4.4 汉语水平与学习策略使用情况之间的关系 | 第29-30页 |
5 在非目的语环境下对泰国高中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及建议 | 第30-33页 |
5.1 教师要有良好的策略教学意识 | 第30页 |
5.2 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 | 第30-31页 |
5.3 激发和培养学生汉语学习的兴趣 | 第31-33页 |
6 结语 | 第33-3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33-34页 |
6.2 本研究的不足 | 第34-35页 |
注释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附录 | 第38-44页 |
个人信息 | 第44-45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