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24页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2.1.1 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2.1.2 航空产业创新发展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2.1.3 研究评述 | 第19-20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2.1 创新管理理论 | 第20-22页 |
2.2.2 协同学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航空产业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 第24-45页 |
3.1 航空产业构成 | 第24-25页 |
3.2 我国航空产业发展阶段特点 | 第25-32页 |
3.2.1 我国航空制造业开始重视自主研制 | 第25-27页 |
3.2.2 我国航空运输业市场竞争加剧且有限的资源无法满足需求 | 第27-31页 |
3.2.3 我国航空制造业和航空运输业供需不配称 | 第31-32页 |
3.3 基于效率测算与分解的我国航空产业发展方式判别 | 第32-42页 |
3.3.1 航空产业发展方式类型划分 | 第32-33页 |
3.3.2 DEA的Malmquist指数计算方法 | 第33-35页 |
3.3.3 指标确定与样本选择 | 第35-37页 |
3.3.4 我国航空产业发展方式判别 | 第37-42页 |
3.4 我国航空产业创新现存问题 | 第42-45页 |
3.4.1 我国航空产业尚未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 | 第42-43页 |
3.4.2 我国航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产业发展需求不配称 | 第43页 |
3.4.3 我国航空产业开始注重创新,但缺少合作创新 | 第43-45页 |
第四章 航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概念模型的构建 | 第45-53页 |
4.1 航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目标分析 | 第45-46页 |
4.2 航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构成分析 | 第46-48页 |
4.2.1 航空产业企业 | 第46-47页 |
4.2.2 高校和科研机构 | 第47页 |
4.2.3 政府 | 第47-48页 |
4.2.4 航空产业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和政府的相互作用 | 第48页 |
4.3 航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输入输出与环境分析 | 第48-50页 |
4.3.1 航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输入输出 | 第48-49页 |
4.3.2 航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环境 | 第49-50页 |
4.4 航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概念模型 | 第50-53页 |
第五章 航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理分析 | 第53-66页 |
5.1 航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理 | 第53-55页 |
5.1.1 航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特征 | 第53-54页 |
5.1.2 航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 | 第54-55页 |
5.2 航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序参量识别 | 第55-58页 |
5.2.1 哈肯模型及计算方法 | 第55-56页 |
5.2.2 航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状态变量及指标选取 | 第56-58页 |
5.3 航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分阶段实证研究 | 第58-62页 |
5.3.1 系统演化序参量的判定 | 第58-60页 |
5.3.2 系统演化的趋势函数求解 | 第60-61页 |
5.3.3 分析结论 | 第61-62页 |
5.4 航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 | 第62-66页 |
5.4.1 航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阶段分析 | 第62-63页 |
5.4.2 航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 | 第63-64页 |
5.4.3 演化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 | 第64-66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6-68页 |
6.1 结论 | 第66页 |
6.2 展望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