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7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6 拟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2章 产业组织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哈佛结构学派 | 第17-18页 |
2.1.1 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 | 第17页 |
2.1.2 贝恩的 S—C—P 范式理论 | 第17-18页 |
2.2 芝加哥效率学派 | 第18-19页 |
2.2.1 施蒂格勒的自由经济理论 | 第18页 |
2.2.2 鲍莫尔的可竞争市场理论 | 第18-19页 |
2.3 产权理论 | 第19-20页 |
2.3.1 科斯定理 | 第19页 |
2.3.2 激励理论 | 第19-20页 |
2.4 产业组织理论于本文的适用性分析 | 第20-21页 |
第3章 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P—C—S”模型测度分析..11 | 第21-35页 |
3.1 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21-26页 |
3.1.1 我国医药产业的总体概况 | 第21-25页 |
3.1.2 各地区医药市场的特征性分析 | 第25-26页 |
3.2 基于“P—C—S”模型的指标测度及分析 | 第26-34页 |
3.2.1 市场绩效测度 | 第26-30页 |
3.2.2 市场行为评价 | 第30-32页 |
3.2.3 市场结构分析 | 第32-34页 |
3.3 基于指标测度的一般性结论 | 第34-35页 |
第4章 我国医药产业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5-41页 |
4.1 问题综述 | 第35-36页 |
4.2 原因分析 | 第36-41页 |
4.2.1 企业角度 | 第36-38页 |
4.2.2 政府角度 | 第38-39页 |
4.2.3 行业协会角度 | 第39-41页 |
第5章 国外医药产业市场结构优化借鉴 | 第41-46页 |
5.1 美国医药产业市场结构优势 | 第41-42页 |
5.1.1 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突出 | 第41页 |
5.1.2 政府支持研发投入剧增 | 第41-42页 |
5.2 欧盟医药产业市场结构特点 | 第42-43页 |
5.2.1 技术发达及药品管理严格 | 第42页 |
5.2.2 药品研发与商务能力领先 | 第42-43页 |
5.3 日韩医药产业市场结构经验 | 第43-44页 |
5.3.1 企业规模大且产业发展快 | 第43-44页 |
5.3.2 技术水平高和创新能力强 | 第44页 |
5.4 国外经验总结与启示 | 第44-46页 |
第6章 中国医药产业市场结构优化对策建议 | 第46-51页 |
6.1 政府规制措施 | 第46-47页 |
6.1.1 管制进入壁垒和鼓励企业并购 | 第46页 |
6.1.2 完善投资法规与保护知识产权 | 第46-47页 |
6.1.3 加快培育和扶持市场中介组织 | 第47页 |
6.2 产业组织措施 | 第47-49页 |
6.2.1 提高产业集中度推动企业规模经济 | 第47-48页 |
6.2.2 加强有效竞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 第48页 |
6.2.3 形成现代化医药产业链发展模式 | 第48-49页 |
6.3 企业战略措施 | 第49-51页 |
6.3.1 加强知识管理形成核心能力 | 第49页 |
6.3.2 推动自主研发鼓励技术创新 | 第49页 |
6.3.3 促进竞争意识增强对外合作 | 第49-50页 |
6.3.4 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 第50-51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