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30页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缘起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2.1 有关自闭症儿童母亲的研究 | 第13-16页 |
1.2.2 有关自闭症儿童母亲压力体验的研究 | 第16-19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9-21页 |
1.3 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 第21-24页 |
1.3.1 理论视角 | 第21-22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22-24页 |
1.4 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1.4.1 自闭症儿童 | 第24页 |
1.4.2 压力体验 | 第24-25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5-30页 |
1.5.1 质性研究取向 | 第25-26页 |
1.5.2 研究对象的选取与描述 | 第26-27页 |
1.5.3 资料的收集 | 第27-29页 |
1.5.4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29-30页 |
第2章 空间上的烦扰与煎熬 | 第30-40页 |
2.1 深陷家中难喘息 | 第30-34页 |
2.1.1 疲于照顾,无暇自顾 | 第30-32页 |
2.1.2 家中争吵,增添焦虑 | 第32-34页 |
2.2 机构训练添负担 | 第34-37页 |
2.2.1 坚持训练,难见进步 | 第34-36页 |
2.2.2 高昂费用,徒添负担 | 第36-37页 |
2.3 特殊教育却无奈 | 第37-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身心上的愧疚与释然 | 第40-46页 |
3.1 命运不公,愧对孩子 | 第40-42页 |
3.1.1 悲叹人生遭不幸 | 第40-41页 |
3.1.2 愧对孩子常自责 | 第41-42页 |
3.2 积极定义,释然应对 | 第42-45页 |
3.2.1 积极定义,逐渐坦然 | 第43-44页 |
3.2.2 重视进步,感受成长 | 第44-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人际中的疏离与温暖 | 第46-51页 |
4.1 封闭与疏离 | 第46-48页 |
4.1.1 社会歧视令心酸 | 第46-48页 |
4.1.2 关系疏离实无奈 | 第48页 |
4.2 支持与温暖 | 第48-50页 |
4.2.1 亲友相助,感温暖 | 第48-49页 |
4.2.2 融入联盟,有温情 | 第49-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时间上的担忧与期盼 | 第51-57页 |
5.1 无助与担忧 | 第51-54页 |
5.1.1 害怕孩子无人照顾 | 第51-52页 |
5.1.2 担忧孩子无处可去 | 第52-54页 |
5.2 行动与期盼 | 第54-56页 |
5.2.1 勇敢面对促了解 | 第54-55页 |
5.2.2 关注政策盼支持 | 第55-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讨论 | 第57-66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57-61页 |
6.1.1 自闭症儿童母亲的压力体验 | 第57-58页 |
6.1.2 自闭症儿童母亲压力体验的相关因素 | 第58-59页 |
6.1.3 自闭症儿童母亲的压力体验的意义--从苦痛到行动的转变 | 第59-61页 |
6.2 研究讨论 | 第61-64页 |
6.2.1 从结构化理论看研究对象的个人能动性 | 第61-62页 |
6.2.2 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的建议 | 第62-64页 |
6.3 研究反思 | 第64-65页 |
6.4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附录1 | 第72-73页 |
附录2 | 第73-75页 |
卷内备考表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