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一)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 第10-11页 |
(二)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 第11页 |
(三)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 | 第11页 |
(四)提高公民科学素养 | 第11-12页 |
三、国内外现状 | 第12-13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3页 |
(三)访谈法 | 第13页 |
(四)内容分析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STSE教育理论概述 | 第14-18页 |
一、STSE教育理论的界定 | 第14-15页 |
(一)STS教育理念 | 第14页 |
(二)从STS教育到STSE教育 | 第14-15页 |
二、STSE教育的特点 | 第15-16页 |
(一)开放性 | 第15页 |
(二)多元性 | 第15页 |
(三)人文性 | 第15-16页 |
(四)系统性 | 第16页 |
三、STSE教育的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一)以建构主义为心理学基础的STSE教育 | 第16-17页 |
(二)STSE教育理念中所体现的人本主义 | 第17-18页 |
第三章 高中物理STSE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18-26页 |
一、调查内容的设计 | 第18页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18页 |
(二)访谈内容的设计 | 第18页 |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18-19页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19-24页 |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19-23页 |
(二)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23-24页 |
四、调查总结与建议 | 第24-26页 |
(一)学生方面 | 第24-25页 |
(二)教师方面 | 第25-26页 |
第四章 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STSE教育的可行性论证与原则 | 第26-30页 |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STSE教育的可行性论证 | 第26-28页 |
(一)物理学科思想方法与STSE教育理念的匹配性 | 第26-27页 |
(二)物理教材中含有丰富的STSE教育内容 | 第27页 |
(三)高中物理课程特点与STSE教育的相容性 | 第27-28页 |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STSE教育的原则 | 第28-30页 |
(一)综合性原则 | 第28页 |
(二)客观性原则 | 第28页 |
(三)方法性原则 | 第28-29页 |
(四)探究性原则 | 第29页 |
(五)生活性原则 | 第29-30页 |
第五章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模块STSE内容的统计分析与案例设计 | 第30-53页 |
一、必修模块中STSE教育理念的体现 | 第30-34页 |
(一)科学 | 第31页 |
(二)技术 | 第31-32页 |
(三)社会 | 第32-33页 |
(四)环境 | 第33-34页 |
二、必修教材中STSE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 | 第34-44页 |
(一)正文栏目中的STSE教育内容分析 | 第34-40页 |
(二)科学专题部分的STSE教育内容分析 | 第40-42页 |
(三)习题部分的STSE教育内容分析 | 第42-44页 |
(四)开篇与结尾处的STSE教育内容分析 | 第44页 |
三、基于STSE教育的课程设计案例 | 第44-53页 |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STSE教育的策略 | 第44-46页 |
(二)教学案例的设计 | 第46-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注释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1 | 第58-59页 |
附录2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