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教材文言基础知识教学研究
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8页 |
二、 概念阐述 | 第8-9页 |
三、 理论支撑 | 第9-11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五、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第一章 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 | 第15-32页 |
第一节 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的语言价值 | 第15-20页 |
一、 增强阅读能力 | 第15-17页 |
二、 提高写作能力 | 第17-19页 |
三、 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 第19-20页 |
第二节 高考对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有较高的要求 | 第20-25页 |
一、 对识记要求较高 | 第20-22页 |
二、 对理解要求较高 | 第22-24页 |
三、 对分析综合要求较高 | 第24-25页 |
第三节 初高中文言文基础知识教学脱节 | 第25-31页 |
一、 课标要求脱节 | 第25-26页 |
二、 教材编写脱节 | 第26-28页 |
三、 教学脱节 | 第28页 |
四、 考核脱节 | 第28-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和原因分析 | 第32-44页 |
第一节 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 | 第32-35页 |
一、 知识点认识理解不到位 | 第32-33页 |
二、 知识识记缺乏内在联系 | 第33-34页 |
三、 知识的动态把握力薄弱 | 第34-35页 |
第二节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体系的不尽如人意处 | 第35-39页 |
一、 文白混编,缺乏独立言语环境 | 第35-36页 |
二、 选文不优,不利传统文化传承 | 第36-37页 |
三、 练习系统不完善,影响学生巩固提高 | 第37-39页 |
四、 课文注释不明确,缺乏归类分析 | 第39页 |
第三节 其他原因分析 | 第39-43页 |
一、 教师因素 | 第39-41页 |
二、 学生因素 | 第41-42页 |
三、 社会因素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合理利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 第44-54页 |
第一节 适当调整教学顺序,增强基础知识的连贯性 | 第44-48页 |
一、 根据教学要求调整教学顺序 | 第44-46页 |
二、 根据学情合理调整教学顺序 | 第46-48页 |
第二节 善于选择教学内容,夯实基础知识 | 第48-50页 |
一、 因人而异,增加内容 | 第48-49页 |
二、 因时制宜,删减内容 | 第49-50页 |
第三节 优化练习系统,强化基础知识 | 第50-53页 |
一、 精心设计预习,将学生导入佳境 | 第50-51页 |
二、 适时插入当堂练习,反馈基础知识 | 第51-52页 |
三、 认真设计课后习题,巩固基础知识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61页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