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循环发动机部件级建模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词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3-20页 |
1.2.1 变循环发动机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3-19页 |
1.2.2 航空发动机模型辨识 | 第19-20页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涡扇发动机部件级建模 | 第22-37页 |
2.1 Matlab部件级建模技术介绍 | 第22-23页 |
2.2 涡扇发动机建模 | 第23-32页 |
2.2.1 涡扇发动机结构 | 第23页 |
2.2.2 发动机建模基本假设 | 第23-24页 |
2.2.3 发动机设计点 | 第24-25页 |
2.2.4 发动机各部件模型 | 第25-30页 |
2.2.5 共同工作方程 | 第30-32页 |
2.3 涡扇发动机模型仿真 | 第32-35页 |
2.3.1 稳态仿真 | 第32-33页 |
2.3.2 动态仿真 | 第33-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变循环发动机部件级建模 | 第37-52页 |
3.1 变循环发动机结构分析 | 第37-38页 |
3.2 变循环发动机建模关键技术 | 第38-40页 |
3.2.1 前段风扇建模技术 | 第38-39页 |
3.2.2 模式选择活门 | 第39-40页 |
3.2.3 各部件特性曲线获取 | 第40页 |
3.3 变循环发动机建模 | 第40-46页 |
3.3.1 变循环发动机部件模型 | 第41-44页 |
3.3.2 共同工作方程 | 第44-46页 |
3.4 变循环发动机模型仿真 | 第46-50页 |
3.4.1 稳态仿真 | 第46-47页 |
3.4.2 动态仿真 | 第47-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几何调节对变循环发动机性能影响 | 第52-61页 |
4.1 几何部件调节机理分析 | 第52-53页 |
4.2 几何部件调节仿真 | 第53-56页 |
4.2.1 模式选择活门调节对发动机性能影响 | 第53-54页 |
4.2.2 尾喷管喉道面积调节对发动机性能影响 | 第54页 |
4.2.3 风扇导流叶片调节对发动机性能影响 | 第54-55页 |
4.2.4 压气机导流叶片调节对发动机性能影响 | 第55-56页 |
4.3 模式切换仿真 | 第56-60页 |
4.3.1 单外涵到双外涵切换 | 第56-58页 |
4.3.2 双外涵到单外涵切换 | 第58-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变循环发动机非线性模型辨识 | 第61-70页 |
5.1 非线性辨识技术概述 | 第61页 |
5.2 NARX非线性辨识原理 | 第61-64页 |
5.3 非线性NARX模型辨识 | 第64-67页 |
5.4 模型验证及误差 | 第67-69页 |
5.4.1 评价准则原理 | 第67-68页 |
5.4.2 模型辨识结果 | 第68-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70页 |
6.2 展望与建议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