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GT集团绩效管理体系构建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4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第13页
    1.4 论文框架第13-14页
第二章 关于绩效管理的理论研究第14-24页
    2.1 绩效的理论研究第14-16页
        2.1.1 绩效的定义第14页
        2.1.2 绩效的性质第14-15页
        2.1.3 影响绩效的主要因素第15-16页
    2.2 绩效管理的理论研究第16-19页
        2.2.1 绩效管理的概念第16页
        2.2.2 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第16-17页
        2.2.3 绩效管理的目的第17-18页
        2.2.4 绩效管理的重要性第18页
        2.2.5 绩效管理流程第18-19页
    2.3 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的理论方法综述第19-24页
        2.3.1 目标管理法第19-20页
        2.3.2 KPI关键绩效指标法第20-21页
        2.3.3 平衡计分卡法第21-22页
        2.3.4 三种方法的优劣第22-24页
第三章 GT集团绩效管理现状第24-36页
    3.1 GT集团概况第24页
    3.2 GT集团组织机构图第24-25页
        3.2.1 GT集团全资子公司第24-25页
        3.2.2 GT集团总部各职能部门第25页
    3.3 GT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第25-29页
        3.3.1 GT集团人力资源概况第25-27页
        3.3.2 GT集团员工职务层级划分第27页
        3.3.3 GT集团员工学历、职称第27-28页
        3.3.4 GT集团员工年龄、工龄、司龄第28-29页
    3.4 GT集团绩效管理现状第29-33页
        3.4.1 GT集团绩效考核方式第29页
        3.4.2 GT集团绩效考核具体做法第29-30页
        3.4.3 GT集团绩效考核表第30-31页
        3.4.4 GT集团绩效结果应用第31页
        3.4.5 GT集团近三年绩效考核现状综述第31-33页
    3.5 GT集团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第33-36页
第四章 GT集团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第36-41页
    4.1 GT集团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目标与设计原则第36-38页
        4.1.1 设计目标第36页
        4.1.2 设计原则第36-38页
    4.2 GT集团绩效管理体系设计思路第38-41页
        4.2.1 统一GT集团员工的思想认识第38-39页
        4.2.2 设计科学规范、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第39页
        4.2.3 设计具有适用性的、以目标管理法为基础的绩效考核体系第39-40页
        4.2.4 导入员工申诉机制第40页
        4.2.5 丰富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第40-41页
第五章 GT集团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第41-62页
    5.1 前期准备第41-43页
        5.1.1 高层推动与达成共识第41-42页
        5.1.2 考核机构第42页
        5.1.3 考核关系的确定第42-43页
        5.1.4 绩效管理理论与绩效管理操作的培训第43页
    5.2 工作分析第43-46页
    5.3 以目标管理法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第46-53页
        5.3.1 以目标管理法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思路第47-49页
        5.3.2 以目标管理法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具体做法第49页
        5.3.3 以目标管理法设计GT集团绩效考核指标的内容第49-53页
    5.4 绩效管理流程第53-62页
        5.4.1 绩效计划第53-54页
        5.4.2 绩效指导与实施第54页
        5.4.3 绩效考核第54-58页
        5.4.4 绩效反馈与面谈第58页
        5.4.5 员工申诉第58-59页
        5.4.6 绩效考核结果应用第59-62页
第六章 GT集团绩效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评估和总结第62-64页
    6.1 实施效果第62页
    6.2 不足之处第62-63页
    6.3 总结第63-64页
第七章 结论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巴西过度城市化教训的再思考--基于城乡关系视角
下一篇:BJXL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与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