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缘由 | 第8页 |
1.2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第8-9页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第9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4.1 国内对巴西城市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4.2 国外对巴西城市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5.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2章 城市化理论框架 | 第14-25页 |
2.1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2.1.1 城市化基本概念 | 第14页 |
2.1.2 工业化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2.2 城市化的经典理论 | 第15-18页 |
2.2.1 人口迁移理论 | 第15-16页 |
2.2.2 推拉理论 | 第16页 |
2.2.3 配第-克拉克定理 | 第16页 |
2.2.4 库兹涅茨倒U曲线 | 第16-17页 |
2.2.5 罗斯托经济增长理论 | 第17-18页 |
2.3 城市化发展阶段性 | 第18-19页 |
2.4 工业化背景下的城市化 | 第19-21页 |
2.4.1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演进与发展 | 第19-20页 |
2.4.2 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程度的衡量 | 第20-21页 |
2.5 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 | 第21-25页 |
2.5.1 过度城市化 | 第22-23页 |
2.5.2 滞后城市化 | 第23-25页 |
第3章 巴西过度城市化 | 第25-34页 |
3.1 巴西城市化历程 | 第25-29页 |
3.1.1 20世纪30年代之前—城市化初期 | 第25-26页 |
3.1.2 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城市化加速时期 | 第26-28页 |
3.1.3 20世纪80年代至今—城市化成熟时期 | 第28-29页 |
3.2 巴西城市化水平分析 | 第29-31页 |
3.2.1 城市化类似于一条“S”型曲线 | 第29-30页 |
3.2.2 城市化水平超过工业化水平 | 第30-31页 |
3.2.3 城市化水平与其他国家同期比较 | 第31页 |
3.3 巴西过度城市化的影响 | 第31-34页 |
第4章 巴西过度城市化的成因分析 | 第34-47页 |
4.1 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 第34-40页 |
4.1.1 工业战略选择失误 | 第34-36页 |
4.1.2 重工抑农政策 | 第36-38页 |
4.1.3 农村土地高度集中 | 第38-40页 |
4.2 产业结构实证分析 | 第40-44页 |
4.2.1 产值结构分析 | 第40-43页 |
4.2.2 就业结构分析 | 第43-44页 |
4.3 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弱 | 第44-45页 |
4.4 结论 | 第45-47页 |
第5章 中国与巴西城市化比较 | 第47-53页 |
5.1 城市化水平比较 | 第47-48页 |
5.2 土地制度比较 | 第48-49页 |
5.3 工业发展政策比较 | 第49-50页 |
5.4 政府宏观调控力度比较 | 第50-51页 |
5.5 结论 | 第51-53页 |
第6章 巴西城市化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 第53-56页 |
6.1 城乡关系应与工业化进程相适应 | 第53页 |
6.2 工业化过程中不能忽视农业部门的发展 | 第53-54页 |
6.3 必须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提高人的素质 | 第54页 |
6.4 及时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