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6页 |
1.1 研究的缘起 | 第9-10页 |
1.1.1 学科经验的积累是学科素养发展的基础 | 第9页 |
1.1.2 学科经验是过程性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 第9页 |
1.1.3 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忽视经验的积累 | 第9-10页 |
1.1.4 经验学习是实现“教学回归生活”的重要途径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1.2.1 国外关于经验的相关研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关于经验的相关研究 | 第12-19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9-24页 |
1.3.1 经验 | 第19-21页 |
1.3.2 学科经验 | 第21-24页 |
1.4 研究设计 | 第24-26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24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24页 |
1.4.3 研究问题 | 第24页 |
1.4.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4-25页 |
1.4.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5-26页 |
2 学科经验的产生与来源 | 第26-29页 |
2.1 以经历为基础产生的学科经验 | 第26-27页 |
2.2 以体会为基础产生的学科经验 | 第27页 |
2.3 以交流为中介产生的学科经验 | 第27页 |
2.4 以反思为基础产生的学科经验 | 第27-29页 |
3 学生获得学科经验的过程 | 第29-34页 |
3.1 原初经验阶段 | 第29-30页 |
3.2 再现经验阶段 | 第30页 |
3.3 概括性经验阶段 | 第30页 |
3.4 个性化经验阶段 | 第30-31页 |
3.5 再生经验阶段 | 第31-34页 |
4 学科经验的类型及特点 | 第34-41页 |
4.1 物质层面:以学科为对象的独立活动经验 | 第34-37页 |
4.1.1 以学科为对象的感觉经验 | 第34-35页 |
4.1.2 以学科为对象的直觉经验 | 第35-36页 |
4.1.3 以学科为对象的领悟经验 | 第36页 |
4.1.4 以学科为对象的操作经验 | 第36-37页 |
4.2 社会层面:以学科为中介的交往活动经验 | 第37-39页 |
4.2.1 合作的活动经验 | 第38页 |
4.2.2 分享的活动经验 | 第38-39页 |
4.3 心理层面:以学科为中介的反思活动经验 | 第39-41页 |
5 学科经验的教学价值 | 第41-44页 |
5.1 学科经验的学习价值 | 第41-42页 |
5.1.1 学科经验的建构价值 | 第41页 |
5.1.2 学科经验的迁移价值 | 第41页 |
5.1.3 学科经验的生成价值 | 第41-42页 |
5.2 学科经验的发展价值 | 第42-44页 |
5.2.1 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 第42页 |
5.2.2 有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 第42-43页 |
5.2.3 有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 第43-44页 |
6 积累学科经验的教学策略 | 第44-52页 |
6.1 体验式教学 | 第44-47页 |
6.1.1 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 第44页 |
6.1.2 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 第44-45页 |
6.1.3 体验式教学的实施过程 | 第45-47页 |
6.2 合作式教学 | 第47-50页 |
6.3 转化性教学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