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公共交往视角下小学公民教育活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一、选题缘由第9-10页
        (一) 我国当前迫切需要公民教育第9页
        (二) 公民教育应从小学阶段开始第9页
        (三) 小学公民教育活动应在公共交往的过程中开展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 有助于丰富学校公民教育理论第10页
        (二) 有助于完善学校公民教育实践第10-11页
    三、研究综述第11-16页
        (一) 关于公民教育的研究第11-13页
        (二) 关于公共交往的研究第13-15页
        (三) 小结第15-16页
    四、核心概念界定第16-18页
        (一) 公共交往第16-17页
        (二) 公民教育第17-18页
        (三) 公民教育活动第18页
    五、研究方法及过程第18-20页
        (一) 文献法第18页
        (二) 观察法第18页
        (三) 访谈法第18-20页
第2章 从公共交往视角研究小学公民教育活动的必然性第20-25页
    一、公共品质是公民教育的目标第20-21页
        (一) “成人”和社会良序要求培养学生的公共品质第20页
        (二) 学生的公共品质要依靠公民教育来培养第20-21页
    二、公共品质在公共交往中形成第21-23页
        (一) 公共交往是一种开拓公共领域的实践第21-22页
        (二) 公共品质在开拓公共领域的实践中生成第22-23页
    三、学校公民教育活动是学生公共交往的平台第23-25页
        (一) 培养公共品质要求学校公民教育具备公共交往的特性第23页
        (二) 学校公民教育应具备的公共交往特性是一种准公共性第23-25页
第3章 小学公民教育活动的类型及其效果分析第25-35页
    一、培养爱国品质的公民教育活动第25-27页
        (一) 培养爱国品质的公民教育活动表现第25-26页
        (二) 公民教育活动强化了小学生共同体意识第26-27页
    二、养成公共品德的公民教育活动第27-29页
        (一) 养成公共品德的公民教育活动表现第27-28页
        (二) 公民教育活动提升了小学生公民道德第28-29页
    三、培养公共管理能力的公民教育活动第29-32页
        (一) 培养公共管理能力的公民教育活动表现第29-31页
        (二) 公民教育活动提高了小学生公共管理能力和合作能力第31-32页
    四、培养民主参与能力的公民教育活动第32-35页
        (一) 培养民主参与能力的公民教育活动表现第32-34页
        (二) 公民教育活动提高了小学生民主参与意识第34-35页
第4章 公共交往视角下小学公民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第35-43页
    一、公民教育活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第35-39页
        (一) 交往主体不平等第35-38页
        (二) 交往形式异化第38-39页
    二、公民教育活动中问题原因分析第39-43页
        (一) 交往主体不平等原因分析第39-41页
        (二) 交往形式异化原因分析第41-43页
第5章 公共交往视角下小学公民教育活动的策略选择第43-48页
    一、创设以公共交往为形式的公民教育活动第43-45页
        (一) 以社会服务为形式的公共交往活动第43页
        (二) 以文体活动为形式的公共交往活动第43-44页
        (三)以社团活动为形式的公共交往活动第44-45页
    二、创设民主的公共生活第45-48页
        (一) 形成民主的管理制度第45-46页
        (二) 建立公共话语体系第46-48页
结束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论文第52-53页
后记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生学科经验的分析框架及其实践研究
下一篇: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的调查研究--以高青县实验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