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 油菜的生产加工及综合利用现状 | 第12-13页 |
1.1 我国油菜的生产发展概况 | 第12页 |
1.2 油菜籽的深加工及综合利用 | 第12-13页 |
2 油菜籽品质性状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2.1 油菜籽的主要化学成分 | 第14-15页 |
2.2 油菜籽的脂肪酸组成 | 第15页 |
3 影响油菜籽品质形成因素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3.1 生态环境因素对油菜籽品质形成的影响 | 第15-16页 |
3.2 营养元素对油菜籽品质形成的影响 | 第16-17页 |
3.3 农艺措施对油菜籽品质形成的影响 | 第17-18页 |
4 植物种子成熟过程品质变化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5 主成分分析法 | 第19页 |
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油菜籽成熟过程中主要干物质积累变化研究 | 第21-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1.1 供试材料 | 第21页 |
1.2 仪器与设备 | 第21-22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22页 |
1.4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9页 |
2.1 总糖回归方程 | 第23页 |
2.2 油菜籽成熟过程中千粒重变化 | 第23-24页 |
2.3 油菜籽成熟过程中油脂含量的变化 | 第24-25页 |
2.4 油菜籽成熟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变化 | 第25-26页 |
2.5 油菜籽成熟过程中总糖含量变化 | 第26-27页 |
2.6 油菜籽成熟过程中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的变化 | 第27页 |
2.7 油菜籽成熟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第27-29页 |
3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油菜籽成熟过程中主要脂肪酸变化研究 | 第31-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1.1 供试材料 | 第31页 |
1.2 仪器与设备 | 第31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31-32页 |
1.4 试验方法 | 第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42页 |
2.1 油菜籽脂肪酸的组成 | 第32-33页 |
2.2 油菜籽成熟过程中棕榈酸含量变化 | 第33-34页 |
2.3 油菜籽成熟过程中硬脂酸含量变化 | 第34-35页 |
2.4 油菜籽成熟过程中油酸含量变化 | 第35-36页 |
2.5 油菜籽成熟过程中亚油酸含量变化 | 第36-37页 |
2.6 油菜籽成熟过程中亚麻酸含量变化 | 第37-38页 |
2.7 油菜籽成熟过程中二十碳烯酸含量变化 | 第38页 |
2.8 油菜籽成熟过程中芥酸含量变化 | 第38-39页 |
2.9 油菜籽成熟过程中主要脂肪酸含量变化相关性分析 | 第39-42页 |
3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油菜籽成熟过程中品质的主成分分析 | 第44-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页 |
1.1 供试材料 | 第44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4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2.1 湘杂油-753油菜籽的主成分分析 | 第44-46页 |
2.2 中油-1358油菜籽的主成分分析 | 第46-47页 |
2.3 观音菜薹油菜籽的主成分分析 | 第47-49页 |
3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第51-54页 |
1 主要结论 | 第51-52页 |
2 创新点 | 第52页 |
3 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