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1 现实背景 | 第8-9页 |
1.1.2 理论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学术价值 | 第10-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回顾 | 第15-24页 |
2.1 外来者劣势理论 | 第15-18页 |
2.1.1 关于“如何划分外来者劣势”的文献研究 | 第15-17页 |
2.1.2 关于“如何克服外来者劣势”的文献研究 | 第17-18页 |
2.2 组织制度理论 | 第18-20页 |
2.2.1 关于“组织正当性”视角的文献研究 | 第19-20页 |
2.2.2 关于“制度同构”维度的文献研究 | 第20页 |
2.3 海外并购行为研究 | 第20-24页 |
2.3.1 关于“海外并购动机“的文献研究 | 第21-23页 |
2.3.2 关于“海外并购影响因素“的文献研究 | 第23-24页 |
3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 第24-31页 |
3.1 外来者劣势与海外并购绩效关系研究 | 第24-27页 |
3.1.1 信息不对称与企业海外并购绩效 | 第25-26页 |
3.1.2 正当性缺失与企业海外并购绩效 | 第26-27页 |
3.2 组织正当性对海外并购绩效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1 相似企业模仿同构与企业海外并购绩效 | 第27-28页 |
3.2.2 成功企业模仿同构与企业海外并购绩效 | 第28页 |
3.3 组织正当性对外来者劣势和海外并购绩效的调节作用 | 第28-29页 |
3.4 理论模型 | 第29-31页 |
4 新兴经济体后发企业的海外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 第31-52页 |
4.1 样本和数据处理 | 第31-36页 |
4.1.0 新兴经济体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背景 | 第31-32页 |
4.1.1 样本数据选取 | 第32-34页 |
4.1.2 海外并购事件样本统计性描述 | 第34-36页 |
4.2 变量设计与测量 | 第36-41页 |
4.2.1 因变量 | 第36页 |
4.2.2 自变量 | 第36-38页 |
4.2.3 调节变量 | 第38-40页 |
4.2.4 控制变量 | 第40-41页 |
4.3 研究方法 | 第41-42页 |
4.3.1 方差分析 | 第41页 |
4.3.2 异方差检验 | 第41-42页 |
4.3.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42页 |
4.4 回归模型 | 第42-43页 |
4.5 实证检验结果 | 第43-49页 |
4.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3-45页 |
4.5.2 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和异方差检验 | 第45-46页 |
4.5.3 广义最小二乘法回归 | 第46-49页 |
4.6 稳健性检验 | 第49-52页 |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52-55页 |
5.1 研究结论讨论 | 第52-53页 |
5.2 提升新兴经济体海外并购绩效的启示 | 第53-55页 |
6 结束语 | 第55-57页 |
6.1 研究创新点 | 第55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55-56页 |
6.3 未来研究方向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附录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