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 第9-1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二、 关于前概念 | 第13-22页 |
2.1 前概念 | 第13页 |
2.2 本文中与前概念理解相关的一些名词的界定 | 第13-15页 |
2.3 前概念现象 | 第15-18页 |
2.4 物理学习中前科学概念的特点 | 第18-21页 |
2.5 前概念存在的必然性 | 第21-22页 |
三、 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2-69页 |
3.1 关于建构主义认识论 | 第22页 |
3.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观)的兴起并非偶然 | 第22-23页 |
3.3 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3.4 各种建构主义 | 第26-28页 |
3.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 第28-40页 |
3.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前概念现象的解释以及转变前概念的建议 | 第40-51页 |
(一)存在前概念 | 第40-44页 |
(二)关于前概念的特点 | 第44-45页 |
(三)转变前概念(观念) | 第45-48页 |
(四)随机进入学习(随机访问学习) | 第48-51页 |
3.7 影响知识建构的诸多因素 | 第51-58页 |
(一)学习环境(社会方面的和自然方面的)对知识建构的影响 | 第51-52页 |
(二)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内部图式)对知识建构的影响 | 第52-53页 |
(三)学习者的观念对知识建构的影响 | 第53页 |
(四)学习者的认知策略对知识建构的影响 | 第53-54页 |
(五)学习者的元认知水平对知识建构的影响 | 第54-55页 |
(六)学习者的迁移能力对知识建构的影响 | 第55页 |
(七)学习者的记忆力对知识建构的影响 | 第55-56页 |
(八)学习者的情绪、态度对知识建构的影响 | 第56-57页 |
(九)学习者的动机(需要、兴趣、期望)对知识建构的影响 | 第57页 |
(十)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对知识建构的影响 | 第57-58页 |
(十一)学习者的意志对知识建构的影响 | 第58页 |
3.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待于发展与完善 | 第58-69页 |
(一)物质世界的非线性、复杂性要求我们用非线性(复杂性)的眼光去看世界 | 第58-61页 |
(二)关于学习的理论 | 第61-62页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其自身的优点 | 第62-64页 |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应用中的问题 | 第64-69页 |
四、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后记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