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应用研究--以合众思壮收购吉欧电子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5-22页 |
2.1 企业并购 | 第15-17页 |
2.1.1 企业并购的基本概念 | 第15页 |
2.1.2 企业并购的一般程序 | 第15-16页 |
2.1.3 企业并购的动因 | 第16-17页 |
2.2 企业价值评估 | 第17-18页 |
2.2.1 企业价值概念 | 第17-18页 |
2.2.2 企业价值评估概念及特点 | 第18页 |
2.3 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2.4 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 | 第19-22页 |
2.4.1 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2.4.2 并购中的协同效应 | 第20-22页 |
第3章 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的适用性 | 第22-28页 |
3.1 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22-23页 |
3.1.1 评估目的 | 第22页 |
3.1.2 价值类型 | 第22页 |
3.1.3 行业特点 | 第22-23页 |
3.1.4 公司特点 | 第23页 |
3.1.5 资料收集难度 | 第23页 |
3.2 并购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23-25页 |
3.2.1 成本法的适用性 | 第23-24页 |
3.2.2 市场法的适用性 | 第24页 |
3.2.3 收益法的适用性 | 第24-25页 |
3.3 收益法的基本理论 | 第25-28页 |
3.3.1 收益法的理论依据 | 第25页 |
3.3.2 收益法应用的前提条件 | 第25页 |
3.3.3 收益法的模型分析 | 第25-28页 |
第4章 案例分析——以合众思壮收购吉欧电子为例 | 第28-44页 |
4.1 评估背景 | 第28-29页 |
4.1.1 行业并购环境 | 第28页 |
4.1.2 行业并购动机 | 第28-29页 |
4.2 目标企业基本情况 | 第29-30页 |
4.3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过程 | 第30-42页 |
4.3.1 目标企业评估方法的选择 | 第30页 |
4.3.2 目标企业预测期的确定 | 第30页 |
4.3.3 目标企业收益预测 | 第30-37页 |
4.3.4 目标企业自由现金流的预测 | 第37-40页 |
4.3.5 目标企业折现率的预测 | 第40-42页 |
4.4 评估结论 | 第42-4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5.1 结论 | 第44页 |
5.2 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