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番木瓜籽简介 | 第10页 |
1.2 番木瓜籽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2.1 营养价值 | 第10页 |
1.2.2 油用价值 | 第10-11页 |
1.2.3 功能价值 | 第11-12页 |
1.2.4 纤维价值 | 第12-13页 |
1.3 亚临界水及其应用 | 第13-15页 |
1.3.1 亚临界水简介 | 第13页 |
1.3.2 亚临界水在生物质转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3 亚临界水在天然产物应用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4. 抗氧化活性及成分研究 | 第15-19页 |
1.4.1 自由基学说 | 第15页 |
1.4.2 抗氧化成分提取方法 | 第15-17页 |
1.4.3 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 | 第17-19页 |
1.5 课题提出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5.1 课题提出及意义 | 第19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3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37页 |
2.1 材料 | 第21-24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1页 |
2.1.2 亚临界实验设备 | 第21-22页 |
2.1.3 实验所用仪器 | 第22页 |
2.1.4 实验试剂 | 第22-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37页 |
2.2.1 原料成分分析方法 | 第24页 |
2.2.2 亚临界水降解番木瓜籽粕动力学研究 | 第24-27页 |
2.2.3 液态产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27-30页 |
2.2.4 液态产物中多酚、总三萜、黄酮类测定 | 第30-31页 |
2.2.5 不同处理方法对多酚、总三萜得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2.2.6 均匀设计优化亚临界水提取番木瓜籽多酚工艺 | 第32页 |
2.2.7 响应面优化亚临界水提取番木瓜籽三萜工艺 | 第32页 |
2.2.8 极性萃取物抗氧化活性及多酚、总三萜含量 | 第32-34页 |
2.2.9 大孔树脂吸附纯化总三萜 | 第34-35页 |
2.2.10 总三萜分离纯化与成分分析 | 第35-37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7-72页 |
3.1 原料成分分析结果 | 第37页 |
3.2 亚临界水降解番木瓜籽粕动力学 | 第37-45页 |
3.2.1 亚临界水降解番木瓜籽粕可行性分析 | 第37-39页 |
3.2.2 降解过程形态学变化 | 第39-42页 |
3.2.3 不同条件对番木瓜籽粕转化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4 降解反应动力学拟合 | 第43-45页 |
3.3 产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45-50页 |
3.3.1 液态产物抗氧化可行性探索 | 第45-46页 |
3.3.2 温度对液态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46-48页 |
3.3.3 160℃、220℃下,时间对液态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影响 | 第48-50页 |
3.4 液态产物中多酚、三萜、黄酮含量测定 | 第50-51页 |
3.5 不同处理方法对多酚、总三萜得率影响 | 第51-52页 |
3.6 均匀设计优化亚临界水提取番木瓜籽粕多酚工艺 | 第52-53页 |
3.7 响应面优化亚临界水提取番木瓜籽三萜工艺 | 第53-57页 |
3.8 不同极性溶剂萃取抗氧化成分及多酚、三萜含量 | 第57-60页 |
3.8.1 不同极性溶剂萃取抗氧化成分 | 第57-59页 |
3.8.2 极性萃取物中总多酚、总三萜含量 | 第59-60页 |
3.9 大孔树脂吸附纯化总三萜 | 第60-68页 |
3.9.1 树脂静态吸附总三萜能力的比较 | 第60-61页 |
3.9.2 树脂解析能力比较 | 第61-62页 |
3.9.3 静态吸附等温线 | 第62-64页 |
3.9.4 静态吸附动力学 | 第64-65页 |
3.9.5 动态吸附实验 | 第65-68页 |
3.10 总三萜分离纯化与成分分析 | 第68-72页 |
3.10.1 总三萜柱层析纯化结果 | 第68-69页 |
3.10.2 HPLC-MS分析总三萜成分 | 第69-72页 |
4 结论 | 第72-74页 |
5 实验中问题及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2页 |
附录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