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易羞耻倾向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1页 |
1 研究综述 | 第11-22页 |
·易羞耻倾向的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易羞耻倾向的发展理论 | 第12-14页 |
·易羞耻倾向的相关研究 | 第14-17页 |
·易羞耻倾向的测量 | 第17-18页 |
·家庭环境综述 | 第18-19页 |
·家庭环境概念界定及其测量 | 第18页 |
·家庭环境的分类 | 第18-19页 |
·易羞耻倾向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 | 第19-22页 |
·不安全依恋 | 第19页 |
·父母教养方式 | 第19-20页 |
·虐待 | 第20-21页 |
·羞耻环境 | 第21-22页 |
2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 | 第22-23页 |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研究假设 | 第22-23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研究工具 | 第23-24页 |
·研究程序 | 第24-25页 |
·预测修订量表 | 第24页 |
·正式施测过程 | 第24页 |
·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4 量表修订 | 第25-35页 |
·羞耻感量表的修订过程 | 第25-26页 |
·预备性测试 | 第25页 |
·信度、效度检验 | 第25-26页 |
·家庭环境量表的修订过程 | 第26-35页 |
·预备性测试 | 第26页 |
·信度检验 | 第26-27页 |
·项目分析 | 第27-28页 |
·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28-32页 |
·第二次测试 | 第32-35页 |
5 研究结果 | 第35-53页 |
·初中生易羞耻倾向及其性别、年级、年龄差异 | 第35-42页 |
·初中生易羞耻倾向的总体情况 | 第35-36页 |
·初中生易羞耻倾向的性别差异 | 第36-37页 |
·初中生易羞耻倾向的年级差异 | 第37-39页 |
·初中生易羞耻倾向的年龄差异 | 第39-41页 |
·初中生易羞耻倾向的性别、年级及年龄的交互作用 | 第41-42页 |
·初中生家庭环境 | 第42-46页 |
·初中生家庭显性环境概况 | 第42-43页 |
·初中生家庭隐性环境 | 第43-46页 |
·初中生易羞耻倾向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 第46-53页 |
·初中生家庭显性环境对易羞耻倾向的差异研究 | 第46-50页 |
·初中生家庭隐性环境与易羞耻倾向的相关研究 | 第50-51页 |
·初中生家庭环境与易羞耻倾向的多元回归研究 | 第51-53页 |
6 分析与讨论 | 第53-68页 |
·初中生易羞耻倾向及其性别、年级差异 | 第53-56页 |
·初中生易羞耻倾向的总体情况 | 第53-54页 |
·初中生易羞耻倾向的性别差异 | 第54-55页 |
·初中生易羞耻倾向的年级差异 | 第55页 |
·初中生易羞耻倾向的年龄差异 | 第55-56页 |
·初中生家庭环境 | 第56-58页 |
·初中生家庭显性环境概况 | 第56页 |
·初中生家庭隐性环境 | 第56-58页 |
·初中生易羞耻倾向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 第58-62页 |
·初中生家庭显性环境对易羞耻倾向的差异研究 | 第58-59页 |
·初中生家庭隐性环境与易羞耻倾向的相关研究 | 第59-62页 |
·初中生家庭隐性环境与易羞耻倾向的多元回归研究 | 第62页 |
·本研究对培养初中生合理羞耻感的启示 | 第62-66页 |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 第63-64页 |
·对心理咨询工作的启示 | 第64-65页 |
·对父母的启示 | 第65-66页 |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第66-68页 |
7 研究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附录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