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1页 |
1 研究背景和现状 | 第8-9页 |
2 研究目的和假设 | 第9页 |
3 研究方法 | 第9页 |
4 研究结果 | 第9-10页 |
5 结论 | 第10页 |
6 研究创新和不足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问题提出 | 第11-17页 |
·选题的理由 | 第11-12页 |
·空间认知能力成为当代认知心理学的新热点 | 第11页 |
·空间认知能力研究可为多个应用领域提供知识基础 | 第11页 |
·眼动记录技术的引入使实验更具实时性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第12-15页 |
·场依存性认知方式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 第12页 |
·空间认知能力的概念、结构及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认知方式与空间认知能力关系的研究 | 第14-15页 |
·心理折叠-展开的相应研究进展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实践意义 | 第16页 |
·研究假设 | 第16-17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第17-22页 |
·实验被试 | 第17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7-19页 |
·镶嵌图形测验 | 第17页 |
·实验作业 | 第17-18页 |
·眼动仪 | 第18-19页 |
·实验设计 | 第19页 |
·实验程序 | 第19-22页 |
·被试的筛选与分组 | 第19-20页 |
·实验流程 | 第20页 |
·实验指导语 | 第20-22页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22-38页 |
·自变量对心理折叠-展开成绩的影响 | 第22-23页 |
·眼动数据的提取 | 第23页 |
·眼动指标的界定 | 第23-24页 |
·总注视时间 | 第23页 |
·总注视次数 | 第23页 |
·兴趣区 | 第23-24页 |
·场依存性认知方式、作业难度对眼动指标的影响 | 第24-36页 |
·眼动轨迹的整体分析 | 第24-27页 |
·兴趣区的眼动指标分析 | 第27-36页 |
·不同场依存性认知方式被试心理折叠-展开策略的差异分析 | 第36-38页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38-45页 |
·自变量对心理折叠-展开正确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场依存性认知方式对心理折叠-展开正确率的影响 | 第38页 |
·作业难度对心理折叠-展开正确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心理折叠-展开正确率的性别差异分析 | 第39页 |
·自变量对眼动指标的影响 | 第39-42页 |
·场依存性认知方式对眼动指标的影响 | 第39-40页 |
·作业难度对眼动指标的影响 | 第40-41页 |
·性别对眼动指标的影响 | 第41页 |
·场依存性认知方式、作业难度和性别的交互效应 | 第41-42页 |
·场依存性认知方式对被试心理折叠-展开策略的影响 | 第42-43页 |
·本研究的启示与建议 | 第43页 |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 第43-45页 |
·研究的创新 | 第43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43-44页 |
·研究的展望 | 第44-45页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1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