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

心理空间与文学文本意义的认知探寻

致谢第1-5页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论第10-14页
 一、选题意义及主要思路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第一章 心理空间理论对文学文本意义的界定第14-23页
 一、理论背景第14-15页
 二、定义及基本概念第15-21页
 三、文本意义新观第21-23页
  1. 文本与读者结合第21-22页
  2. 意义建构与认知操作结合第22-23页
第二章 心理空间理论对文学文本意义的认知阐释第23-36页
 一、文本信息的组织与储存第23-24页
  1. 空间构造式对信息的组织第23页
  2. 心理空间对信息的储存第23-24页
 二、读者相关知识的处理第24-27页
  1. 百科知识的触发第24-26页
  2. 共有图示的激活第26-27页
 三、心理空间整合产生文本意义第27-36页
  1. 整合的操作原则第27-28页
  2. 意义的建构第28-36页
第三章 《又来了,爱情》的心理空间解读第36-44页
 一、文本冲突与矛盾的心理空间第37页
  1. 现实空间第37页
  2. 虚拟空间第37页
 二、读者关于情感与理智的图示知识第37-38页
 三、四空间模型建构出理性的重要意义第38-44页
  1. 输入空间a——情感与理智的冲突第38-39页
  2. 输入空间b——情感与道德的矛盾第39-40页
  3. 类属空间——冲突与矛盾都是心理失衡的表现第40-41页
  4. 合成空间——理性对人生的意义第41-44页
结论第44-46页
注释第46-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再论文本世界的基本问题--对认诗学世界理论的初步整合
下一篇:认知文体学视域下的人物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