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泳芯片的非接触电导检测系统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课题的提出 | 第8页 |
1.2 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 | 第8-11页 |
1.3 非接触电导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非接触电导检测原理及其结构参数的仿真分析 | 第18-27页 |
2.1 非接触电导检测原理 | 第18-21页 |
2.1.1 电极与溶液间的耦合阻抗 | 第20-21页 |
2.1.2 溶液自身的等效电阻及等效电容 | 第21页 |
2.2 检测池参数仿真分析 | 第21-27页 |
2.2.1 电极间距 | 第22页 |
2.2.2 电极宽度 | 第22-23页 |
2.2.3 绝缘层厚度 | 第23-24页 |
2.2.4 交流电压幅值 | 第24-25页 |
2.2.5 交流电压频率 | 第25-27页 |
3 非接触电导检测电泳芯片的设计制作 | 第27-35页 |
3.1 电泳芯片结构设计 | 第27-28页 |
3.2 电泳芯片制作工艺 | 第28-33页 |
3.2.1 检测电极玻璃基片 | 第28-29页 |
3.2.2 PDMS绝缘层 | 第29-30页 |
3.2.3 PDMS微通道盖片 | 第30-32页 |
3.2.4 玻璃微通道盖片 | 第32-33页 |
3.3 电泳芯片与检测电路的连接 | 第33-35页 |
4 非接触电导检测系统设计 | 第35-55页 |
4.1 检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35-36页 |
4.2 非接触电导检测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36-43页 |
4.2.1 激励源 | 第36-38页 |
4.2.2 移相电路 | 第38页 |
4.2.3 前置放大电路 | 第38-39页 |
4.2.4 锁相放大电路 | 第39-40页 |
4.2.5 整流电路 | 第40页 |
4.2.6 模数转换电路 | 第40-41页 |
4.2.7 接口电路 | 第41-43页 |
4.3 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第43-55页 |
4.3.1 AD7888驱动程序 | 第44-48页 |
4.3.2 继电器驱动程序 | 第48-50页 |
4.3.3 数字电位器驱动程序 | 第50页 |
4.3.4 应用程序 | 第50-55页 |
5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55-65页 |
5.1 实验装置与试剂 | 第55-56页 |
5.2 芯片结构及检测参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 第56-61页 |
5.2.1 电极宽度与检测信号的关系 | 第57-58页 |
5.2.2 电极间距与检测信号的关系 | 第58-59页 |
5.2.3 交流信号幅值和频率与检测信号的关系 | 第59-61页 |
5.2.4 绝缘层厚度对检测信号的影响 | 第61页 |
5.3 非接触电导检测系统的最低检测浓度 | 第61-62页 |
5.4 差分电极检测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