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14页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课题研究方法与意义第12-14页
        1.3.1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第12-13页
            1.3.1.1 文献研究法第12页
            1.3.1.2 问卷调查法第12页
            1.3.1.3 行动研究法第12-13页
        1.3.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1.3.2.1 在课堂教学方面的意义第13页
            1.3.2.2 在教育研究方面的意义第13页
            1.3.2.3 在教师成长方面的意义第13-14页
第2章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14-17页
    2.1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相关概念界定第14页
        2.1.1 教学模式第14页
        2.1.2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第14页
        2.1.3 学案与教案第14页
    2.2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第14-17页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4-15页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第15-16页
        2.2.3 有意义学习理论第16-17页
第3章 “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第17-27页
    3.1 调查方案设计第17-18页
        3.1.1 调查目的第17页
        3.1.2 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第17页
        3.1.3 调查内容的设计第17页
        3.1.4 调查实施第17-18页
    3.2 调查结果统计第18-23页
        3.2.1 学生调查问卷客观题定量统计第18-21页
        3.2.2 学生问卷主观题和教师访谈记录第21-23页
            3.2.2.1 学生问卷主观题整理第21-22页
            3.2.2.2 教师访谈信息整理第22-23页
    3.3 调查结果分析第23-27页
        3.3.1 有关物理导学案编制的调查结果分析第23-25页
            3.3.1.1 学案编写缺少学生参与,学生主体地位弱化第23-24页
            3.3.1.2 学案编写习题化严重,新知识的生成过程有待加强第24页
            3.3.1.3 预设的问题过于杂乱,缺少内在的关联性第24-25页
        3.3.2 有关物理导学案使用的调查结果分析第25-27页
            3.3.2.1 预习中对学习目标的关注度不够第25页
            3.3.2.2 课堂合作探究效率需进一步提高第25页
            3.3.2.3 学生缺少课后反思与评价习惯第25-27页
第4章 高中物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策略第27-44页
    4.1 “编制科学的导学案”是实施高中物理“学案导学”的前提第27-33页
        4.1.1 物理导学案的编写原则第27-29页
        4.1.2 物理导学案的编写程序第29页
        4.1.3 物理导学案的编写内容第29-33页
    4.2 “灵活规范的实施程序”是高中物理“学案导学”高效的关键第33-41页
    4.3 “以学定教”是实施高中物理“学案导学”的理念第41-44页
第5章 “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第44-54页
    5.1 “学案导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第44-46页
    5.2 高中物理“学案导学”经典案例第46-51页
    5.3 高中物理“学案导学”教学的效果分析第51-5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6.1 总结第54页
    6.2 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优秀英语教师教学中导入活动的研究
下一篇:高中物理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