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框架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1.3.1 文章框架 | 第15页 |
1.3.2 文章创新点 | 第15-17页 |
2 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背景分析 | 第17-24页 |
2.1 股权激励的理论背景 | 第17-19页 |
2.1.1 股权激励的基础理论 | 第17-18页 |
2.1.2 股权激励的运行机制 | 第18-19页 |
2.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 | 第19-24页 |
2.2.1 实施股权激励机制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 | 第19-20页 |
2.2.2 实施股权激励机制上市公司的激励对象 | 第20-21页 |
2.2.3 实施股权激励机制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式 | 第21-24页 |
3 海信电器股权激励案例描述 | 第24-35页 |
3.1 海信电器的基本情况及实施股权激励的动因 | 第24-25页 |
3.1.1 海信电器简介 | 第24页 |
3.1.2 实施股权激励的动因分析 | 第24-25页 |
3.2 海信电器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及实施情况 | 第25-29页 |
3.2.1 股权激励方案 | 第25-26页 |
3.2.2 2011年第一次股权激励行权结果 | 第26-27页 |
3.2.3 2012年第二次股权激励行权结果 | 第27-28页 |
3.2.4 2013年第三次股权激励行权结果 | 第28-29页 |
3.3 家电行业股权激励方案比较 | 第29-35页 |
3.3.1 青岛海尔股权激励方案 | 第29-31页 |
3.3.2 格力电器股权激励方案 | 第31-33页 |
3.3.3 海信电器、青岛海尔和格力电器股权激励方案比较 | 第33-35页 |
4 海信电器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 第35-42页 |
4.1 海信电器实施股权激励的效应研究 | 第35-37页 |
4.1.1 股权激励对海信电器经营业绩的影响 | 第35-36页 |
4.1.2 股权激励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 第36页 |
4.1.3 股权激励对股东利益的影响 | 第36-37页 |
4.1.4 股权激励对公司发展能力的影响 | 第37页 |
4.2 海信电器股权激励实践中引发的问题探究 | 第37-39页 |
4.2.1 考核指标宽松,使激励变得有名无实 | 第37-38页 |
4.2.2 海信电器业绩和股市表现异常 | 第38-39页 |
4.2.3 考核期后海信电器业绩下滑 | 第39页 |
4.2.4 海信电器高管人员流失情况没有缓解 | 第39页 |
4.3 海信电器完善股权激励方案的建议 | 第39-42页 |
4.3.1 进一步加强监事会和董事会的独立性 | 第39-40页 |
4.3.2 股票来源和激励方式可多样化 | 第40页 |
4.3.3 采取渐进式的股权激励方式 | 第40-41页 |
4.3.4 进一步优化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 第41-42页 |
5 基于H案例的研究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启示 | 第42-4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