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车辆转向架螺栓联接强度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螺栓联接强度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螺栓联接设计计算方法 | 第14-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第2章 螺栓组联接结构分析 | 第18-38页 |
2.1 螺栓联接预紧力确定准则 | 第18页 |
2.2 减振器内螺栓组联接结构分析 | 第18-27页 |
2.2.1 螺栓组工作环境介绍及受力分析 | 第18-20页 |
2.2.2 超静定结构 | 第20页 |
2.2.3 超静定问题的基本解法 | 第20-24页 |
2.2.4 螺栓载荷计算 | 第24-26页 |
2.2.5 螺栓强度校核工况确定 | 第26-27页 |
2.3 轴端压板螺栓组联接结构分析 | 第27-37页 |
2.3.1 螺栓组工作环境介绍 | 第27-28页 |
2.3.2 螺栓受力分析及载荷工况确定 | 第28-30页 |
2.3.3 轴端压板结构分析及薄板相关理论 | 第30-31页 |
2.3.4 轴端压板弯曲计算 | 第31-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螺栓联接设计计算方法 | 第38-52页 |
3.1 VDI 2230螺栓联接设计计算方法 | 第38-45页 |
3.1.1 VDI 2230准则第1部分介绍 | 第38-39页 |
3.1.2 螺栓联接设计计算流程 | 第39页 |
3.1.3 螺栓强度校核过程 | 第39-45页 |
3.2 两种螺栓联接设计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 第45-47页 |
3.2.1 螺栓规格选择 | 第45页 |
3.2.2 紧固力矩计算 | 第45-46页 |
3.2.3 螺栓强度校核 | 第46-47页 |
3.3 基于VDI 2230准则的螺栓强度校核 | 第47-51页 |
3.3.1 减振器内联接螺栓强度校核 | 第47-49页 |
3.3.2 轴端压板联接螺栓强度校核 | 第49-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螺栓强度校核参数化系统 | 第52-68页 |
4.1 Excel VBA介绍 | 第52-53页 |
4.1.1 Excel VBA开发环境 | 第52-53页 |
4.1.2 Excel VBA工程及其组成 | 第53页 |
4.2 数据库访问技术 | 第53-56页 |
4.2.1 ADO数据库接口技术 | 第53-54页 |
4.2.2 ADO访问Excel数据库的过程 | 第54-55页 |
4.2.3 利用ADO操作Excel工作簿 | 第55-56页 |
4.3 参数查询系统设计 | 第56-61页 |
4.3.1 设计目的 | 第56-57页 |
4.3.2 参数查询系统界面介绍 | 第57-61页 |
4.4 螺栓强度校核系统设计 | 第61-67页 |
4.4.1 总体设计思路 | 第61-62页 |
4.4.2 系统模块功能介绍 | 第62页 |
4.4.3 强度计算模块设计 | 第62-63页 |
4.4.4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第63-66页 |
4.4.5 工具箱控件 | 第66-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基于有限元法的螺栓强度校核 | 第68-86页 |
5.1 联接螺栓有限元分析 | 第68-75页 |
5.1.1 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流程 | 第68页 |
5.1.2 建立几何模型 | 第68-69页 |
5.1.3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69页 |
5.1.4 减振器内联接螺栓有限元分析 | 第69-72页 |
5.1.5 轴端压板联接螺栓有限元分析 | 第72-75页 |
5.2 结果分析及联接螺栓静强度校核 | 第75-81页 |
5.2.1 减振器内联接螺栓 | 第75-78页 |
5.2.2 轴端压板联接螺栓 | 第78-81页 |
5.3 结果分析及联接螺栓疲劳强度校核 | 第81-85页 |
5.3.1 减振器内联接螺栓 | 第82-83页 |
5.3.2 轴端压板联接螺栓 | 第83-8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