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1.3.1 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3.2 股权激励对象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9-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2 股权激励的相关问题概述 | 第21-31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1-22页 |
2.1.1 股权的概念 | 第21页 |
2.1.2 激励的概念 | 第21页 |
2.1.3 股权激励的概念 | 第21-22页 |
2.2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23页 |
2.2.2 剩余索取理论 | 第23-24页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4-25页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5-26页 |
2.2.5 双因素激励理论 | 第26页 |
2.3 股权激励对象相关概述 | 第26-31页 |
2.3.1 激励对象的界定 | 第26-27页 |
2.3.2 激励对象对公司业绩的作用机理 | 第27-31页 |
3 研究设计 | 第31-39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31-33页 |
3.2 变量设计 | 第33-36页 |
3.2.1 被解释变量 | 第33-34页 |
3.2.2 解释变量 | 第34页 |
3.2.3 控制变量 | 第34-36页 |
3.3 构建模型 | 第36页 |
3.4 样本与数据 | 第36-39页 |
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9-53页 |
4.1 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现状概况 | 第39-41页 |
4.2 样本公司描述性统计 | 第41-44页 |
4.3 激励对象选择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全样本分析 | 第44-47页 |
4.3.1 单变量比较分析 | 第44-45页 |
4.3.2 相关性分析 | 第45-46页 |
4.3.3 回归分析 | 第46-47页 |
4.4 激励对象选择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分组分析 | 第47-53页 |
4.4.1 按行业特性分组回归分析 | 第47-49页 |
4.4.2 按股权性质分组回归分析 | 第49-50页 |
4.4.3 按激励模式分组回归分析 | 第50-53页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3-57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3-55页 |
5.1.1 激励对象选择会影响公司业绩 | 第53页 |
5.1.2 行业差异会影响激励对象选择与公司业绩两者间的关系 | 第53-54页 |
5.1.3 股权性质差异会影响激励对象选择与公司业绩两者间的关系 | 第54页 |
5.1.4 激励模式会影响激励对象选择与公司业绩两者间的关系 | 第54-55页 |
5.1.5 上市公司缺乏统一的业绩考核评价标准 | 第55页 |
5.2 建议 | 第55-57页 |
5.2.1 设计合理的激励方案,重视激励对象选择的问题 | 第55页 |
5.2.2 加快政企改革速度,任命合适的经理人 | 第55页 |
5.2.3 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 第55-57页 |
6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