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环境与发展论文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陕西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页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0-12页
        1.2.1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2.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1页
        1.2.3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9页
        1.3.1 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2 生态足迹理论应用的研究现状第15-19页
2 理论基础第19-26页
    2.1 生态足迹的基本理论第19-23页
        2.1.1 生态足迹概念界定第19页
        2.1.2 生态足迹类型与消费分析框架第19-21页
        2.1.3 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与步骤第21-23页
    2.2 林业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第23-26页
        2.2.1 林业可持续发展定义第23页
        2.2.2 林业可持续发展内容第23-24页
        2.2.3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和目标第24页
        2.2.4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第24-25页
        2.2.5 林业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第25-26页
3 陕西省区域概况第26-31页
    3.1 林业资源概况第26-28页
        3.1.1 自然概况第26页
        3.1.2 气候概况第26-27页
        3.1.3 森林资源第27-28页
        3.1.4 水资源第28页
        3.1.5 旅游资源第28页
    3.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第28页
    3.3 林业发展概况第28-31页
4 陕西省林业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第31-52页
    4.1 林业生态足迹的基本思想和算法第31页
    4.2 陕西省2014年林业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第31-37页
        4.2.1 陕西省2014年林业生产足迹的计算第32-34页
        4.2.2 陕西省2014年林业进出口足迹的计算第34-37页
        4.2.3 陕西省2014年林业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第37页
    4.3 陕西省2006年-2014年林业生态足迹的动态分析第37-52页
        4.3.1 陕西省2006年-2014年林业生产足迹的动态分析第37-39页
        4.3.2 陕西省2006年-20014年林业生产足迹结构组成分析第39-42页
        4.3.3 陕西省2006年-2014年林业进出口足迹的动态分析第42-45页
        4.3.4 陕西省2006-2014年林业进出口足迹的结构组成分析第45-48页
        4.3.5 陕西省2006年-2014年林业生态足迹的动态分析第48-50页
        4.3.6 万元GDP林业生态足迹的动态分析第50-52页
5 结论与建议第52-55页
    5.1 主要结论第52页
    5.2 陕西省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议第52-54页
        5.2.1 寻找林产品的替代品,促进其回收和再利用第52-53页
        5.2.2 优化生态结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第53页
        5.2.3 依靠“数字林业”,提高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第53-54页
    5.3 展望第54-55页
        5.3.1 研究特色与创新第54页
        5.3.2 不足之处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沙市青竹湖镇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下一篇:股权激励对象选择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