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1 数字时代的到来 | 第9页 |
| 1.1.2 素质教育的需要 | 第9-10页 |
| 1.1.3 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 第10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1.2.1 元认知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2.2 元认知策略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 | 第11-13页 |
| 1.2.3 元认知策略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 1.3 元认知理论与高中语文课外阅读 | 第14-16页 |
| 1.3.1 元认知理论 | 第14页 |
| 1.3.2 元认知策略与高中语文课外阅读 | 第14-16页 |
| 第2章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中的应用情况问卷分析 | 第16-29页 |
| 2.1 调查目的和对象 | 第16-17页 |
| 2.1.1 调查目的 | 第16页 |
| 2.1.2 调查对象 | 第16页 |
| 2.1.3 调查问卷设计 | 第16-17页 |
| 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17-25页 |
| 2.2.1 课外阅读情况的分析 | 第17-18页 |
| 2.2.2 课外阅读计划的分析 | 第18-20页 |
| 2.2.3 课外阅读监控的分析 | 第20-22页 |
| 2.2.4 课外阅读评价的分析 | 第22-23页 |
| 2.2.5 课外阅读体验的分析 | 第23-25页 |
| 2.2.6 课外阅读指导的分析 | 第25页 |
| 2.3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9页 |
| 2.3.1 课外阅读中元认知计划的缺失 | 第25页 |
| 2.3.2 课外阅读中监控调节意识的匮乏 | 第25-26页 |
| 2.3.3 没有科学、系统的课外阅读评价体系 | 第26-27页 |
| 2.3.4 元阅读体验侧重内容,而非过程 | 第27页 |
| 2.3.5 课外阅读障碍多 | 第27页 |
| 2.3.6 课外阅读指导低效 | 第27-29页 |
| 第3章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中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9-33页 |
| 3.1 元认知策略应用在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中的必要性 | 第29-31页 |
| 3.1.1 强化高中生自主阅读意识 | 第29-30页 |
| 3.1.2 提高高中生阅读效率 | 第30页 |
| 3.1.3 培养高中生元阅读能力 | 第30-31页 |
| 3.2 元认知策略应用在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中的可行性 | 第31-33页 |
| 3.2.1 元认知策略适用于高中生 | 第31-32页 |
| 3.2.2 高中师生不同程度地使用元认知策略 | 第32-33页 |
| 第4章 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中的应用 | 第33-48页 |
| 4.1 课外阅读中的元认知计划 | 第33-36页 |
| 4.1.1 阅读主体 | 第33页 |
| 4.1.2 阅读目标 | 第33-34页 |
| 4.1.3 阅读材料 | 第34-35页 |
| 4.1.4 阅读策略 | 第35-36页 |
| 4.2 课外阅读中的元认知监控 | 第36-40页 |
| 4.2.1 影响课外阅读的非智力因素 | 第36-38页 |
| 4.2.2 自我监控调节 | 第38-39页 |
| 4.2.3 采取补救措施 | 第39-40页 |
| 4.3 课外阅读中的元认知评价 | 第40-45页 |
| 4.3.1 评价主体多元化 | 第40-42页 |
| 4.3.2 评价方式多元化 | 第42-44页 |
| 4.3.3 评价角度多元化 | 第44-45页 |
| 4.4 课外阅读中的元认知体验 | 第45-48页 |
| 4.4.1 元阅读体验 | 第46页 |
| 4.4.2 元阅读意识 | 第46-47页 |
| 4.4.3 元阅读能力 | 第47-48页 |
| 结语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附录 | 第52-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