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绪论 | 第12-30页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2-16页 |
1.1.1 选题的缘由 | 第12-14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6-25页 |
1.2.1 国外研究概述 | 第16-21页 |
1.2.2 国内研究概述 | 第21-25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5-3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6-30页 |
二、普通高中办学特色的基本理论 | 第30-55页 |
2.1 概念界定及相关概念辨析 | 第30-35页 |
2.1.1 普通高中办学特色涵义 | 第30-33页 |
2.1.2 相关概念辨析 | 第33-35页 |
2.2 办学特色的价值取向 | 第35-41页 |
2.2.1 办学特色的主要特征 | 第35-37页 |
2.2.2 办学特色的教育价值 | 第37-41页 |
2.3 普通高中办学特色的要素与类型 | 第41-55页 |
2.3.1 普通高中办学特色的要素 | 第42-48页 |
2.3.2 普通高中办学特色的类型 | 第48-55页 |
三、普通高中办学特色建设的历史变迁及经验启示 | 第55-73页 |
3.1 普通高中办学特色建设的历史变迁 | 第55-70页 |
3.1.1 古代学校办学特色 | 第55-60页 |
3.1.2 近代学校办学特色的发展 | 第60-65页 |
3.1.3 现代普通高中办学特色的建设 | 第65-70页 |
3.2 当代国内外办学特色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 第70-73页 |
3.2.1 办学特色建设的基本经验 | 第70-71页 |
3.2.2 办学特色建设的主要启示 | 第71-73页 |
四、普通高中办学特色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73-83页 |
4.1 普通高中办学特色建设的现状 | 第73-80页 |
4.1.1 对办学特色建设的认同感普遍提升 | 第73-76页 |
4.1.2 办学特色建设的内容不断拓展 | 第76-78页 |
4.1.3 办学特色建设的文化正在形成 | 第78-80页 |
4.2 普通高中办学特色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80-83页 |
4.2.1 缺乏办学优势特色建设突破口难寻 | 第80-81页 |
4.2.2 缺乏科学定位使特色建设成效甚微 | 第81页 |
4.2.3 缺乏深度研究理论指导薄弱 | 第81-83页 |
五、当代妨碍办学特色形成的因素分析 | 第83-100页 |
5.1 影响办学特色形成的内在因素 | 第83-92页 |
5.1.1 校长的素养是影响办学特色形成的关键因素 | 第83-86页 |
5.1.2 教师队伍的质量是影响办学特色形成的重要因素 | 第86-89页 |
5.1.3 特色课程建设是影响办学特色形成的核心因素 | 第89-92页 |
5.2 影响办学特色形成的外部因素 | 第92-100页 |
5.2.1 高考制度 | 第92-93页 |
5.2.2 经济发展 | 第93-95页 |
5.2.3 行政干预 | 第95-98页 |
5.2.4. 社会偏见 | 第98-100页 |
六、普通高中办学特色建设的基本策略与实践路径 | 第100-133页 |
6.1. 办学特色建设的基本策略 | 第100-124页 |
6.1.1 认真做好办学特色顶层设计 | 第100-105页 |
6.1.2 高度重视办学特色队伍建设 | 第105-112页 |
6.1.3 深度开发体现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 | 第112-118页 |
6.1.4 注重加强办学特色的科学研究 | 第118-121页 |
6.1.5 科学构建办学特色的评价体系 | 第121-124页 |
6.2. 办学特色建设的实践路径 | 第124-133页 |
6.2.1 自主创新,优势入手 | 第125-127页 |
6.2.2 重点突破,形成特色 | 第127-130页 |
6.2.3 长期坚持,整体提升 | 第130-133页 |
结束语 | 第13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4页 |
后记 | 第144-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