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乳品加工工业论文--基础科学论文

乳酸菌益生特性及其功能性乳品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引言第13-22页
    1.1 乳酸菌概述第13-14页
        1.1.1 乳酸菌简介第13页
        1.1.2 乳酸菌发展史第13-14页
    1.2 乳酸菌益生特性第14-16页
        1.2.1 调节肠道菌群作用第15页
        1.2.2 抗氧化作用第15-16页
        1.2.3 营养作用第16页
    1.3 乳制品研究第16-20页
        1.3.1 乳制品的市场现状第16-17页
        1.3.2 乳酸菌发酵乳制品分类第17-18页
        1.3.3 乳酸菌发酵乳制品营养功能第18页
        1.3.4 乳酸菌发酵乳制品研究现状第18-20页
    1.4 本课题目的意义和内容第20-22页
        1.4.1 目的和意义第20页
        1.4.2 研究内容第20-22页
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2-35页
    2.1 供试菌种第22页
    2.2 实验原材料第22-23页
        2.2.1 蔬菜第22-23页
        2.2.2 鲜牛乳第23页
    2.3 药品试剂第23页
    2.4 溶液及培养基配制第23-25页
        2.4.1 溶液配制第23-24页
        2.4.2 培养基配制第24-25页
    2.5 仪器设备第25-26页
    2.6 实验内容与方法第26-30页
        2.6.1 技术路线第26页
        2.6.2 菌种活化第26-27页
        2.6.3 十株乳酸菌益生特性研究第27页
        2.6.4 十株乳酸菌发酵乳功能性研究第27-28页
        2.6.5 蔬菜对十株乳酸菌生长的影响第28页
        2.6.6 十株乳酸菌发酵蔬菜功能性研究第28页
        2.6.7 蔬菜与鲜乳复合发酵乳研究第28-29页
        2.6.8 荸荠发酵乳研制第29页
        2.6.9 菊芋发酵乳研制第29-30页
    2.7 分析检测方法第30-35页
        2.7.1 pH值测定方法第30页
        2.7.2 活菌数测定方法第30页
        2.7.3 人工胃肠液菌株存活率第30页
        2.7.4 总酸测定第30-31页
        2.7.5 SOD酶活性测定第31页
        2.7.6 CAT酶活性测定第31页
        2.7.7 VB1和VB6测定方法第31-34页
        2.7.8 酸度测定方法第34页
        2.7.9 感官评价标准第34-35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5-85页
    3.1 十株乳酸菌益生特性研究第35-39页
        3.1.1 十株乳酸菌生长曲线第35页
        3.1.2 十株乳酸菌产酸能力第35-36页
        3.1.3 十株乳酸菌在模拟人工胃液中耐受能力第36-37页
        3.1.4 十株乳酸菌在模拟人工肠液中耐受能力第37-38页
        3.1.5 十株乳酸菌产SOD酶能力第38页
        3.1.6 十株乳酸菌产CAT酶能力第38-39页
        3.1.7 十株乳酸菌发酵过程中VB1和VB6含量第39页
    3.2 十株乳酸菌发酵乳功能性研究第39-41页
        3.2.1 十株乳酸菌发酵乳产SOD酶能力第39-40页
        3.2.2 十株乳酸菌发酵乳产CAT酶能力第40-41页
        3.2.3 十株乳酸菌发酵乳VB1和VB6含量第41页
    3.3 蔬菜对十株乳酸菌生长的影响第41-51页
        3.3.1 单因素实验第41-42页
        3.3.2 不同蔬菜对十株乳酸菌生长的影响第42-47页
        3.3.3 正交实验第47-50页
        3.3.4 验证实验第50-51页
    3.4 十株乳酸菌发酵蔬菜功能性研究第51-59页
        3.4.1 十株乳酸菌发酵蔬菜产SOD酶能力第51-54页
        3.4.2 十株乳酸菌发酵蔬菜产CAT酶的能力第54-57页
        3.4.3 十株乳酸菌发酵蔬菜VB1和VB6含量第57-59页
    3.5 蔬菜与鲜乳复合发酵乳研究第59-66页
        3.5.1 蔬菜汁添加量对发酵乳SOD酶活力影响第59-62页
        3.5.2 蔬菜汁添加量对发酵乳感官的影响第62-66页
    3.6 荸荠发酵乳研制第66-75页
        3.6.1 荸荠汁发酵乳发酵过程中活菌数变化第66-68页
        3.6.2 荸荠汁发酵乳发酵过程中酸度变化第68-70页
        3.6.3 荸荠汁发酵乳发酵过程中SOD酶活力变化第70-72页
        3.6.4 荸荠汁发酵乳的验证实验第72-73页
        3.6.5 4℃冷藏荸荠汁发酵乳的质量研究第73-75页
    3.7 菊芋发酵乳研制第75-85页
        3.7.1 菊芋汁发酵乳发酵过程中活菌数变化第75-77页
        3.7.2 菊芋汁发酵乳发酵过程中酸度变化第77-79页
        3.7.3 菊芋汁发酵乳发酵过程中SOD酶活力变化第79-81页
        3.7.4 菊芋汁发酵乳的验证实验第81-83页
        3.7.5 4℃冷藏菊芋汁发酵乳的质量研究第83-85页
4 结论第85-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3-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盘内臭氧注射术加神经根阻滞与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下一篇:移动通讯基站对周边电磁环境的影响--以锡盟移动通讯基站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