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用地效益评价--以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国外对科技园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 第13-14页 |
·国内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开发区产业用地效益评价理论概述 | 第19-23页 |
·相关定义界定 | 第19-20页 |
·开发区概念 | 第19页 |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第19页 |
·土地利用强度分析 | 第19-20页 |
·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 第20页 |
·开发区产业用地效益评价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土地稀缺性理论 | 第20-21页 |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第21页 |
·土地用途管制理论 | 第21页 |
·系统控制理论 | 第21-22页 |
·产业集群理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开发区产业用地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 第23-33页 |
·开发区产业用地效益评价原则 | 第23-25页 |
·坚持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 | 第23页 |
·坚持集约用地原则 | 第23-24页 |
·坚持统筹协调原则 | 第24页 |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 第24页 |
·基础数据的可获取原则 | 第24-25页 |
·开发区产业用地效益评价方法选取 | 第25-33页 |
·评价方法的分析 | 第25-26页 |
·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26-30页 |
·因子权重确定方法 | 第30-33页 |
第四章 开发区产业用地效益评价案例分析 | 第33-48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3-35页 |
·基础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第35-46页 |
·基础资料收集情况 | 第35-36页 |
·评价因子的数据处理 | 第36-40页 |
·评价因子指标向量集的确定 | 第40-41页 |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过程 | 第41-45页 |
·各产业土地利用综合分值计算 | 第45-46页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促进南京高新区提高用地效益的措施和建议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3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50-53页 |
·不足之处 | 第50页 |
·研究展望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