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减挂钩的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优化研究--以江苏省赣榆县为例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文献述评 | 第17-18页 |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内涵 | 第22-23页 |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土地供求理论 | 第23-24页 |
·地租理论 | 第24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4页 |
·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优化相关概念 | 第24-25页 |
·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优化的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土地区位理论 | 第25-26页 |
·土地生态理论 | 第26页 |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赣榆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现状研究 | 第28-36页 |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的背景 | 第28-29页 |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的措施 | 第29-31页 |
·政府主导 | 第29-30页 |
·先垦后用 | 第30页 |
·资金平衡 | 第30页 |
·层层监督 | 第30-31页 |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的成效 | 第31-32页 |
·社会效益 | 第31页 |
·经济效益 | 第31-32页 |
·生态效益 | 第32页 |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发展完善方向 | 第33-36页 |
第四章 赣榆县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状况分析 | 第36-46页 |
·赣榆县概况 | 第36-37页 |
·地理位置 | 第36-37页 |
·自然条件 | 第37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37页 |
·赣榆县城乡建设用地动态变化分析 | 第37-41页 |
·城乡建设用地数量变化 | 第38页 |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变化 | 第38-39页 |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变化 | 第39-41页 |
·赣榆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现状分析 | 第41-43页 |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现状 | 第41-42页 |
·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现状 | 第42-43页 |
·赣榆县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43-46页 |
第五章 赣榆县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研究 | 第46-56页 |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 第46-50页 |
·城镇建设用地预测 | 第46-47页 |
·农村居民点用地预测 | 第47-48页 |
·独立工矿用地预测 | 第48-49页 |
·分类预测汇总 | 第49-50页 |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 | 第50-54页 |
·优化模型基本原理 | 第50-51页 |
·变量选取及权重确定 | 第51页 |
·目标函数构建 | 第51-52页 |
·优化模型结果求解 | 第52-54页 |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优化建议 | 第54-56页 |
·强化农村宅基地管理 | 第54页 |
·合理规划城镇体系和村镇体系 | 第54页 |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结构 | 第54-56页 |
第六章 赣榆县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 第56-68页 |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影响模型构建 | 第56-59页 |
·选取影响因子 | 第56页 |
·数据处理 | 第56-58页 |
·提取主要影响因子 | 第58-59页 |
·构建影响模型 | 第59页 |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用地布局 | 第59-61页 |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优化方案 | 第61-65页 |
·城镇建设用地布局 | 第61-63页 |
·农村居民点布局 | 第63-64页 |
·工矿用地布局 | 第64-65页 |
·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优化政策建议 | 第65-68页 |
·建立完善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 第65页 |
·科学合理编制土地利用规划 | 第65-66页 |
·加强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管制 | 第66页 |
·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引导居民点合理布局 | 第66-68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