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一、引言 | 第9-17页 |
(一)选题提出 | 第9-10页 |
1.课程标准中有关“综合”和“实践”内涵的阐释 | 第9-10页 |
2.一线教师教学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 第10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2.实践意义 | 第11页 |
(三)核心概念 | 第11-12页 |
1.综合 | 第11页 |
2.实践 | 第11-12页 |
3.教材内容 | 第12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2.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3.研究述评 | 第15页 |
(五)研究设计 | 第15-17页 |
1.研究对象 | 第15页 |
2.研究方法 | 第15页 |
3.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二、人教版“图形与几何”领域“综合”和“实践”思想应用教材分析 | 第17-32页 |
(一)四年级“图形与几何”领域“综合”和“实践”思想应用分析 | 第17-21页 |
1.《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综合”和“实践”思想应用分析 | 第17-19页 |
2.《三角形的分类》“综合”和“实践”思想应用分析 | 第19-21页 |
(二)五年级“图形与几何”领域“综合”和“实践”思想应用分析 | 第21-25页 |
1.《三角形的面积》“综合”和“实践”思想应用分析 | 第21-23页 |
2.《长方体和正方体》“综合”和“实践”思想应用分析 | 第23-25页 |
(三)六年级“图形与几何”领域“综合”和“实践”思想应用分析 | 第25-29页 |
1.《圆》“综合”和“实践”思想应用分析 | 第25-27页 |
2.《圆锥的体积》“综合”和“实践”思想应用分析 | 第27-29页 |
(四)教材有关“综合”和“实践”思想应用分析的结论 | 第29-32页 |
1.教材在“图形与几何”领域应用“综合”思想状态较好 | 第29-30页 |
2.教材在“图形与几何”领域应用“实践”思想状态较好 | 第30-32页 |
三、人教版“图形与几何”领域“综合”和“实践”思想应用案例分析 | 第32-42页 |
(一)教学案例中“综合”和“实践”思想应用存在的问题 | 第32-39页 |
1.教学实践活动过程环节不完整 | 第32-33页 |
2.教学活动重结果轻过程 | 第33-35页 |
3.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缺失 | 第35-36页 |
4.新旧知识综合性欠佳 | 第36-37页 |
5.实践操作简单化缺乏思辨引导下的实践 | 第37-39页 |
(二)教学案例中“综合”和“实践”思想应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9-42页 |
1.教师对“实践”和“综合”思想认识不足 | 第39页 |
2.教师教学活动缺乏过程关注,缺乏有效提问 | 第39-40页 |
3.教师教学实践活动角色错位 | 第40页 |
4.教师专业水平有限无法有效综合 | 第40页 |
5.教师“实践”思想应用单一 | 第40-42页 |
四、“图形与几何”领域“综合”和“实践”思想践行的策略 | 第42-49页 |
(一)增加理论知识学习,保障“综合”和“实践” | 第42-43页 |
1.教师应该系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相关理论 | 第42-43页 |
2.教师应该拓宽数学教学思维 | 第43页 |
(二)加强有效提问技能,提高数学实践活动水平 | 第43-44页 |
1.问题要有针对性,简明扼要 | 第43-44页 |
2.有效追问,深化数学知识内容 | 第44页 |
(三)端正教育教学观念,明确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 第44-45页 |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 第44-45页 |
2.改善课堂气氛,在互动沟通中突显学生主体性 | 第45页 |
(四)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做好新旧知识衔接巩固 | 第45-46页 |
1.认真备课分析教材,关联教材内容衔接点 | 第46页 |
2.关注学生特点,创设综合情境 | 第46页 |
(五)着重整合教学资源,挖掘数学教材多种可能 | 第46-49页 |
1.教师应该创造性应用教材 | 第47页 |
2.有效整合教学资源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一:《图形的旋转》教学片段 | 第52-53页 |
附录二:《三角形的面积》教学片段 | 第53-54页 |
附录三:《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片段 | 第54-55页 |
致谢辞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