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微课在乌鲁木齐市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引言第7-14页
   ·研究背景第7页
   ·研究现状综述第7-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7-9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发展动态和趋势第11-12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2-13页
     ·研究内容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理论意义第13页
     ·实践意义第13-14页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4-23页
   ·微课简介及其内涵特征第14-17页
     ·微课的简介第14-15页
     ·微课的内涵特征第15-16页
     ·微课的类型第16-17页
   ·微课教学的理论基础第17-18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7-18页
     ·微型学习理论第18页
   ·中学物理学习特点第18-23页
     ·学科特点第18-20页
     ·学生特点第20-21页
     ·课程标准的要求第21-22页
     ·考试要求第22-23页
3 微课在乌鲁木齐市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第23-34页
   ·微课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第23-28页
     ·教师调查问卷的设计第23-24页
     ·教师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第24-26页
     ·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第26页
     ·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第26-28页
   ·中学物理教师对微课的了解和开展情况第28-30页
     ·中学物理教师对微课的了解第28-29页
     ·微课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第29-30页
   ·微课在中学物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0-34页
     ·微课在中学物理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30-31页
     ·对问题所在原因的分析第31-34页
4 中学物理微课教学设计和策略第34-40页
   ·中学物理微课教学设计原则第34-37页
     ·适度“微”原则第34页
     ·坚持“以学生为本”原则第34-35页
     ·遵循“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原则第35页
     ·兼顾“教学有效性”和“创造性”原则第35-36页
     ·贯穿“交互性”原则第36-37页
   ·微课在物理教学使用中的策略分析第37-40页
     ·课前充分发挥预习功能第37-38页
     ·课上与传统课堂有效结合第38页
     ·课后优化辅助学习工具第38-40页
5 总结与展望第40-42页
   ·总结第40-41页
   ·展望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附录第45-49页
 附录一第45-47页
 附录二第47-48页
 附录三第48-4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生心理韧性、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想象积极群际接触对低群际信任维汉大学生群际信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