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第一章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第10-16页 |
| 1. 师承教育模式研究 | 第10-13页 |
| ·师承 | 第10页 |
| ·中医师承教育 | 第10-11页 |
| ·中医师承教育的发展史 | 第11-12页 |
| ·中医师承教育的优势与不足 | 第12-13页 |
| 2. 院校教育模式研究 | 第13-14页 |
| ·院校教育的发展历程 | 第13页 |
| ·院校教育的优势与不足 | 第13-14页 |
| 3. 中医人才培养现状 | 第14页 |
| 4. 中医人才培养目标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我校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情况 | 第16-22页 |
| 1. 改革切入点 | 第16-17页 |
| 2. 改革的整体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 ·“三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 | 第17页 |
| ·“五不,四有”教学改革方法的探索 | 第17-18页 |
| ·教学改革总体路线图 | 第18页 |
| 3. 三阶段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实践 | 第18-20页 |
| ·第一阶段:师承班 | 第18-19页 |
| ·第二阶段:师承(经典)班 | 第19页 |
| ·第三阶段:修园班 | 第19-20页 |
| 4. 取得的成效 | 第20-22页 |
| ·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 第20页 |
| ·学术思想得到继承 | 第20-21页 |
| ·辐射效应日益提升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我校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 第22-25页 |
| 1. 创新性做法 | 第22-24页 |
| ·严格学员遴选办法,突出择优原则 | 第22页 |
| ·重视中医经典,培养中医思维 | 第22-23页 |
| ·选聘优秀教师团队,注重师承教育 | 第23页 |
| ·改革实践教学,提高临床技能 | 第23-24页 |
| ·实行半军事化管理 | 第24页 |
| 2. 典型经验 | 第24-25页 |
| ·实现师承与院校的结合 | 第24页 |
| ·重视传承与个性的培养 | 第24页 |
| ·增强信心与思维的强化 | 第24页 |
| ·创新课理论与实践教学 | 第24-25页 |
| 第四章 讨论与建议 | 第25-29页 |
| 1.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 第25页 |
| 2. 加强中医信心教育和中医思维培养 | 第25-26页 |
| 3. 坚持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班级制与导师制互补的模式 | 第26页 |
| 4. 熟读经典,反复临床 | 第26-27页 |
| 5. 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 第27页 |
| ·课程考核 | 第27页 |
| ·中医经典理论水平考核 | 第27页 |
| ·跟师临床业绩考核 | 第27页 |
| ·毕业临床能力考核 | 第27页 |
| ·科研成果考核 | 第27页 |
| ·思想道德考核 | 第27页 |
| 6. 运用互联网资源开展教学 | 第27-28页 |
| 7. 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 | 第28-29页 |
| 结论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1页 |
| 致谢 | 第31-32页 |
| 文献综述 | 第32-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 作者简历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