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22页 |
·研究缘起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区域活动 | 第12-13页 |
·幼儿游戏加入方式 | 第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页 |
·研究方法及过程 | 第17-22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过程 | 第18-22页 |
第2章 区域活动中幼儿游戏加入方式的量的统计与分析 | 第22-34页 |
·幼儿游戏加入方式的现状 | 第24-32页 |
·不同区域活动中幼儿游戏加入事件分布 | 第24页 |
·幼儿游戏加入动机分布 | 第24-25页 |
·幼儿游戏加入方式分布 | 第25-27页 |
·不同区域活动中幼儿游戏加入方式的分布 | 第27-28页 |
·不同的游戏加入方式结果分布 | 第28-30页 |
·幼儿游戏加入方式的性质分析 | 第30-31页 |
·幼儿游戏加入方式持续时间分布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幼儿游戏加入方式的规律与特征 | 第32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第3章 区域活动中幼儿游戏加入方式的质的描述与分析 | 第34-46页 |
·幼儿游戏加入成功率较高的游戏情形 | 第34-40页 |
·同伴有游戏需要的情形 | 第34-35页 |
·比赛情形 | 第35页 |
·幼儿需要帮助的情形 | 第35-37页 |
·可使游戏多样化情形 | 第37页 |
·幼儿有可被评论的作品情形 | 第37-38页 |
·他人有提议情形 | 第38-39页 |
·活动区内有关系较好同伴情形 | 第39-40页 |
·幼儿游戏加入成功率较低的游戏情形 | 第40-42页 |
·游戏区内人数已满情形 | 第40页 |
·幼儿在没有经过他人同意硬性闯入情形 | 第40-41页 |
·幼儿引起对方不满情绪的情形 | 第41-42页 |
·其他对幼儿游戏加入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 | 第42-46页 |
·受欢迎幼儿和不受欢迎幼儿的游戏加入结果大为不同 | 第42-43页 |
·幼儿使用多种游戏加入方式可改变游戏结果 | 第43-44页 |
·性别会影响游戏加入的结果 | 第44-46页 |
第4章 区域活动中幼儿游戏加入方式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46-51页 |
·区域活动环境 | 第46-47页 |
·幼儿个人特征 | 第47-49页 |
·幼儿的行为特征 | 第47-48页 |
·幼儿的认知水平 | 第48页 |
·幼儿的性别 | 第48-49页 |
·家庭 | 第49-50页 |
·家庭氛围 | 第49页 |
·父母的教养方式 | 第49-50页 |
·教师 | 第50-51页 |
第5章 教育建议 | 第51-58页 |
·活动的空间设置以及材料投放要合理 | 第51-53页 |
·空间设置应依据活动特征 | 第51页 |
·材料投放应刺激幼儿尝试多种操作方式 | 第51-52页 |
·材料的投放应尽量丰富 | 第52-53页 |
·幼儿教师要适时指导 | 第53-55页 |
·针对幼儿个性进行指导 | 第53-54页 |
·观察并鼓励幼儿采用积极方式加入到游戏 | 第54页 |
·科学介入、积极引导,多使用语言类及综合类游戏加入方式 | 第54-55页 |
·与家长合作,更好的实现家园结合 | 第55页 |
·家长要发挥积极作用 | 第55-58页 |
·为幼儿创设和谐、友爱及亲密的家庭氛围 | 第55-56页 |
·发挥榜样作用,培养积极态度 | 第56页 |
·共同游戏,指导积极加入 | 第56页 |
·创造机会,增加幼儿主动权 | 第56-57页 |
·教给幼儿加入的语言技巧 | 第57-58页 |
反思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