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社火音乐文化调查与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选题缘起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文献研究 | 第13页 |
·田野调查 | 第13-16页 |
2 祁县社火的研究背景 | 第16-20页 |
·祁县的人文地理环境 | 第16页 |
·社火溯源 | 第16-18页 |
·祁县商帮与祁县社火 | 第18-19页 |
·祁县社火兴衰 | 第19-20页 |
3 祁县社火的载体 | 第20-24页 |
·人员构成 | 第20-22页 |
·负责人 | 第20页 |
·一般演员 | 第20-21页 |
·后勤人员 | 第21-22页 |
·组织管理 | 第22-24页 |
·排练 | 第22页 |
·道具管理 | 第22页 |
·酬金 | 第22-24页 |
4 祁县社火音乐文化 | 第24-52页 |
·祁县社火的音乐构成 | 第24-32页 |
·祁太秧歌 | 第24-26页 |
·锣鼓音乐 | 第26-30页 |
·八音吹打 | 第30-31页 |
·其他形式 | 第31页 |
·特殊的音乐——响铃,人声,以及听不到的“音声” | 第31-32页 |
·祁县社火的舞蹈构成 | 第32-36页 |
·棍杖舞 | 第33-34页 |
·拟真舞 | 第34-35页 |
·走步舞 | 第35-36页 |
·祁县社火音乐的文化解读 | 第36-38页 |
·社火音乐的文化认同 | 第36-37页 |
·社火音乐的响器功能 | 第37-38页 |
·山西两类民间社火的差异与成因 | 第38-44页 |
·祁县社火与贾村赛社之比较 | 第38-41页 |
·祁县社火与贾村赛社差别之成因 | 第41-44页 |
·祁县社火的艺术渊源 | 第44-52页 |
·祁县社火与祁太秧歌 | 第44-48页 |
·祁县社火与晋剧 | 第48-52页 |
5 祁县社火中的精神传承 | 第52-56页 |
·晋商精神 | 第52-53页 |
·重德精神 | 第53-54页 |
·协商与认同 | 第54页 |
·鼓动性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