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光电效应概述 | 第13-14页 |
·光电效应 | 第13页 |
·外光电效应 | 第13-14页 |
·内光电效应 | 第14页 |
·内光电效应的分类 | 第14-16页 |
·光生伏特效应 | 第14-15页 |
·光电导效应 | 第15-16页 |
·侧向光伏效应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双极性电阻效应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样品的制备与效应的测量 | 第20-33页 |
·清洗衬底 | 第20-21页 |
·衬底镀膜 | 第21-23页 |
·镀膜材料选择 | 第21-22页 |
·镀膜方法 | 第22-23页 |
·薄膜的形貌分析 | 第23-28页 |
·原子力显微镜形貌分析 | 第23-24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形貌分析 | 第24-25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形貌分析 | 第25-26页 |
·形貌分析结果 | 第26-28页 |
·光电效应检测系统 | 第28-33页 |
·光电效应检测系统的设计初衷 | 第28-29页 |
·光电效应检测系统的原理 | 第29-31页 |
·光电效应检测系统的开发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样品中的侧向光伏效应 | 第33-41页 |
·位置灵敏探测器的参数与指标 | 第33页 |
·样品的具体检测条件 | 第33-34页 |
·侧向光伏效应实验数据分析 | 第34-38页 |
·在X轴方向上分析 | 第36-37页 |
·在Y轴方向上分析 | 第37-38页 |
·侧向光伏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38-41页 |
第四章 样品中的双极性电阻效应 | 第41-48页 |
·样品的具体检测条件 | 第41页 |
·双极性电阻效应实验数据分析 | 第41-44页 |
·在X轴方向上分析 | 第43-44页 |
·在平行于 Y 轴的方向上分析 | 第44页 |
·双极性电阻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44-48页 |
第五章 新型光电效应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48-60页 |
·侧向光伏效应的应用 | 第48-58页 |
·位置灵敏探测器 | 第48-50页 |
·高精度测距 | 第50-51页 |
·自准仪测角度 | 第51页 |
·汽车雷达避障 | 第51-52页 |
·汽轮发电机组轴承相对标高测试 | 第52-53页 |
·光学转轴编码器 | 第53-54页 |
·二维位置灵敏探测器测量小角度 | 第54-55页 |
·汽车悬架稳定度主动控制 | 第55页 |
·近感引信目标探测 | 第55-56页 |
·深孔直线度检测 | 第56页 |
·二维位置灵敏探测器测量两平面的平行度 | 第56-57页 |
·位置灵敏探测器的其他应用 | 第57-58页 |
·双极性电阻效应的应用 | 第58-60页 |
·光控变阻器 | 第58-59页 |
·光控二极管 | 第59页 |
·超大密集信息存储器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主要工作总结 | 第60页 |
·制备金属氧化物 - 氧化物 - 半导体结构样品 | 第60页 |
·开发光电效应检测系统 | 第60页 |
·研究样品中的光电效应 | 第60页 |
·新型光电效应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60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60-61页 |
·工作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