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转向系统论文

主动转向系统的设计及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选题的背景第8页
   ·研究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对比分析第12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二章 主动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第14-32页
   ·变传动比机构第14-18页
     ·主动转向系统第14-16页
     ·直接转向系统第16-18页
     ·线传式第18页
   ·宝马主动转向系统的基本原理第18-19页
   ·宝马主动转向系统的构成第19-21页
   ·宝马主动转向系统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第21-23页
   ·双行星齿轮系的运动学模型第23-26页
   ·优化设计第26-30页
     ·电动助力系统替代液压助力系统第26-27页
     ·传动装置参数的优化第27-30页
   ·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基于 ADAMS 的动力学建模第32-43页
   ·动力学建模第32页
   ·利用计算机动力学仿真的优点第32-33页
   ·基于 ADAMS 的动力学建模第33-42页
     ·三维模型的建立第34-37页
     ·ADAMS/view 建模基本步骤第37-38页
     ·ADAMS 中模型的编辑第38-42页
   ·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分析第43-64页
   ·执行电机控制设计第43-47页
     ·执行电机的传递函数第43-45页
     ·执行动机选择第45-47页
   ·主动转向系统的理想传动比设计第47-50页
     ·线性特性曲线设计第47-48页
     ·曲线特性曲线设计第48-50页
   ·控制器设计第50-63页
     ·串级控制结构第51-52页
     ·电流环设计第52-55页
       ·电流环控制结构第52-53页
       ·电流控制器设计第53-55页
     ·位置环设计第55-63页
       ·位置环结构第55-56页
       ·PD 型位置调节器第56-59页
       ·PID 型位置调节器第59-63页
   ·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基于 ADAMS 和 MATLAB/Simulink 的联合仿真第64-77页
   ·联合仿真的优点第64-65页
   ·ADAMS 和 MATLAB 联合仿真原理第65-66页
   ·主动转向系统的联合仿真第66-75页
   ·小结第75-7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全文总结第77-78页
   ·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致谢第82-83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试验研究
下一篇:A汽车4S店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