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传动系统论文

自动变速传动系统实时仿真建模方法的研究

论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第11-12页
     ·课题的提出第11页
     ·课题的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2-19页
     ·液力变矩器模型概述第12-15页
     ·限滑差速器模型概述第15-19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2章 动力传动系建模及模块化研究第21-32页
   ·动力传动系模型建模方法的对比分析第21-23页
   ·动力传动系相分析及模型的建立第23-27页
   ·传动系模型模块化研究第27-31页
     ·传动系整体的模块化及接口定义第28-30页
     ·传动系内部的模块化及接口定义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液力自动变速系统建模研究第32-45页
   ·液力变矩器建模方法研究第32-41页
     ·液力变矩器建模方法的对比分析第32-35页
     ·液力变矩器泵轮涡轮模型的建立第35-36页
     ·液力变矩器锁止离合器模型的建立第36-41页
     ·液力变矩器传递总力矩的计算第41页
   ·自动变速箱建模方法研究第41-44页
     ·变速箱输入输出端关系第41页
     ·自动换挡规律的建立第41-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限滑差速系统建模研究第45-56页
   ·限滑差速器建模方法的对比分析第45-48页
   ·限滑差速器模型的建立第48-55页
     ·摩擦片限滑差速器模型第48-51页
     ·粘性限滑差速器模型第51-53页
     ·锁止式差速器模型第53-54页
     ·差速离合器模型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整体系统仿真与验证第56-76页
   ·发动机及整车动力学模型第56-63页
     ·发动机动力学模型第56-58页
     ·整车7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第58-61页
     ·轮胎纵向力和侧向力模型第61-62页
     ·车辆纵向阻力模型第62-63页
   ·主要仿真参数第63-64页
   ·动力性仿真验证及分析第64-70页
     ·50km/h空挡滑行试验第64-65页
     ·自动变速车辆起步换挡加速到最高车速试验第65-68页
     ·爬坡试验第68-69页
     ·对开路面直线行驶试验第69-70页
   ·传动系模型对操纵稳定性仿真的影响分析第70-75页
     ·稳态转向试验第70-72页
     ·角阶跃试验第72-73页
     ·蛇形试验第73-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6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第76-77页
   ·全文总结第76页
   ·研究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型车AMT换档过程动力中断的功率损失特性研究
下一篇:轿车主动转向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