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国有企业经济论文

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一 研究背景第11-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页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16页
  (一)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第12-14页
  (二) 关于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第14-16页
 四 本文的研究思路第16-17页
  (一) 研究内容第16-17页
  (二) 研究方法第17页
第二章 我国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第17-21页
 一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演变历程第17-18页
  (一)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超载”阶段第17-18页
  (二)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空载”阶段第18页
  (三)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适载”阶段第18页
 二 存在的问题第18-20页
  (一) 缺乏主动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第19页
  (二) 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时避重就轻第19页
  (三) 过度强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第19页
  (四)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不高第19-20页
 三 产生问题的原因第20-21页
  (一)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界定不清晰第20页
  (二) 缺乏强有力的社会责任问责机制第20-21页
 四 小结第21页
第三章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界定第21-27页
 一 国有企业的性质第21-23页
  (一) 从制度安排角度研究国有企业的性质第21-22页
  (二) 从所有权层次角度研究国有企业的性质第22页
  (三) 从产权角度研究国有企业的性质第22-23页
 二 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比较第23-24页
  (一) 性质不同第23页
  (二) 地位不同第23页
  (三) 功能不同第23-24页
 三 中国和西方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比较第24-26页
  (一) 产生原因不同第24-25页
  (二) 承担功能不同第25页
  (三) 所居地位不同第25-26页
 四 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特征第26-27页
  (一) 内生性第26页
  (二) 多重性第26页
  (三) 分类性第26-27页
  (四) 广泛性第27页
  (五) 示范性第27页
 五 小结第27页
第四章 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问责机制的建构第27-34页
 一 问责制建立的理论基础第28-29页
  (一) 权力制衡思想第29页
  (二) 委托代理理论第29页
  (三) 权责对等理论第29页
 二 问责制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9-31页
  (一) 必要性第29-30页
  (二) 可行性第30-31页
 三 问责制构建的五个要素第31-34页
  (一) 问责主体第31-32页
  (二) 问责客体第32-33页
  (三) 问责范围第33页
  (四) 问责程序第33页
  (五) 问责后果第33-34页
 四 小结第34页
第五章 强化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第34-41页
 一 推动国有企业社会责任问责立法第34-35页
 二 规范国有企业的信息披露第35-39页
 三 强化国有企业社会责任问责主体建设第39页
 四 提高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意识第39-41页
 五 小结第41页
结语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47页
个人简历第47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小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以HT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下一篇:基于风险管控的商业银行组织绩效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