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三维地理环境建模方法与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三维城市景观快速建模 | 第17-59页 |
| ·引言 | 第17-18页 |
| ·城市三维地形建模 | 第18-21页 |
| ·城市建筑物三维景观建模 | 第21-33页 |
| ·建筑物建模流程 | 第22-32页 |
| ·建筑物地下桩基础三维建模 | 第32-33页 |
| ·城市道路三维建模 | 第33-52页 |
| ·城市道路模型线路中心线的确定 | 第34-40页 |
| ·城市道路模型横断面结构 | 第40-42页 |
| ·城市道路模型的绘制 | 第42-45页 |
| ·直线段与曲线段的连接处的处理 | 第45-47页 |
| ·交叉路口的创建 | 第47-52页 |
| ·城市立交桥的建模 | 第52-55页 |
| ·城市水系建模 | 第55-57页 |
| ·小结 | 第57-59页 |
| 第三章 数字管线三维建模 | 第59-68页 |
| ·引言 | 第59页 |
| ·地下管网数据结构 | 第59-63页 |
| ·三维管线的建模方法 | 第63-67页 |
| ·Skyline在地下管网支持的数据 | 第63页 |
| ·三维管线的生成 | 第63-66页 |
| ·三维管点的生成 | 第66-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四章 城市轨道线路三维建模 | 第68-84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建模系统的使用 | 第68-70页 |
| ·建模流程 | 第70-76页 |
| ·城市轨道线路中心线坐标平面计算 | 第71-73页 |
| ·城市轨道线路纵断面和横断面计算 | 第73-74页 |
| ·城市轨道线路模型的绘制 | 第74-76页 |
| ·实时三维动态显示 | 第76-80页 |
| ·算法原理 | 第76-77页 |
| ·三维动态显示的模块分类 | 第77-78页 |
| ·关键技术的实现 | 第78-80页 |
| ·城市轨道车站的建立 | 第80-83页 |
| ·小结 | 第83-84页 |
| 第五章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空间分析算法 | 第84-101页 |
| ·引言 | 第84-85页 |
| ·空间查询算法 | 第85-89页 |
| ·空间查询方法 | 第85-86页 |
| ·空间查询具体实现 | 第86-89页 |
| ·碰撞分析 | 第89-95页 |
| ·空间划分 | 第90-93页 |
| ·碰撞检测 | 第93-95页 |
| ·缓冲区分析 | 第95-100页 |
| ·缓冲区的主要因素 | 第96页 |
| ·缓冲区的分析模型 | 第96-97页 |
| ·缓冲区的产生形式 | 第97-98页 |
| ·缓冲区的绘制 | 第98-100页 |
| ·小结 | 第100-101页 |
| 第六章 研究方法的实现及验证 | 第101-116页 |
| ·系统概况 | 第101-103页 |
| ·主要特点 | 第101-102页 |
| ·运行环境 | 第102页 |
| ·接口介绍 | 第102-103页 |
| ·系统功能 | 第103-116页 |
| ·构建三维城市场景 | 第104-109页 |
| ·绘制三维管线 | 第109页 |
| ·创建城市轨道线路模型 | 第109-114页 |
| ·空间分析 | 第114-116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6-11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8-121页 |
| 致谢 | 第121-122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