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的两重性初探--论修辞的技术性和艺术性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修辞学理论研究 | 第9-13页 |
·修辞学应用研究 | 第13-14页 |
·修辞的两重性 | 第14-18页 |
·技术与艺术 | 第14-16页 |
·修辞的技术性 | 第16-17页 |
·修辞的艺术性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和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修辞两重性的特征分析 | 第20-40页 |
·修辞技术与修辞的技术性 | 第20-29页 |
·相对恒定的修辞原则 | 第20-22页 |
·相对固定的修辞手段 | 第22-27页 |
·相对稳定的表达范式 | 第27-28页 |
·相对确定的传承效用 | 第28-29页 |
·修辞艺术与修辞的艺术性 | 第29-35页 |
·审美性 | 第29-31页 |
·独特性 | 第31-33页 |
·感性化 | 第33-35页 |
·修辞技术与修辞艺术的相互关系 | 第35-40页 |
·修辞生成:技术第一,艺术第二 | 第35-37页 |
·修辞价值:艺术至上,技术为本 | 第37-39页 |
·修辞现实:技术强势,艺术弱势 | 第39-40页 |
第三章 修辞两重性的价值思考 | 第40-50页 |
·思想认识意义 | 第40-42页 |
·重视修辞两重性的客观存在 | 第40-41页 |
·科学对待修辞技术与修辞艺术的矛盾关系 | 第41-42页 |
·理论建设方略 | 第42-44页 |
·大力加强修辞艺术的理论探讨 | 第43-44页 |
·继续完善修辞技术的理论研究 | 第44页 |
·实践应用指南 | 第44-50页 |
·重视修辞技术的学习掌握 | 第44-45页 |
·提高个人艺术素养 | 第45-47页 |
·树立正确的修辞批评观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