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 第10-26页 |
| ·学习偏好的内涵及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 ·学习偏好与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学习态度的关系 | 第12-14页 |
| ·学习偏好与学习兴趣 | 第12-13页 |
| ·学习偏好与学习风格 | 第13页 |
| ·学习偏好与学习态度 | 第13-14页 |
| ·国内外学习偏好及其相关研究状况 | 第14-18页 |
| ·不同学科对偏好的界定 | 第14-16页 |
| ·学习领域中偏好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 ·IRT展开模型在态度测验编制中应用述评 | 第18-26页 |
| ·IRT的简要介绍 | 第18-19页 |
| ·IRT展开模型在态度测验编制中的具体应用 | 第19-21页 |
| ·GGUM的简评 | 第21-26页 |
| 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第26-30页 |
| ·问题提出 | 第26-28页 |
| ·研究目的 | 第28-29页 |
| ·研究意义 | 第29-30页 |
| 3 量表的设计与框架 | 第30-36页 |
| ·量表编制的依据 | 第30-31页 |
| ·量表的理论框架 | 第31-33页 |
| ·方法 | 第31-32页 |
| ·初步确立测验评价体系 | 第32-33页 |
| ·项目库的初步形成 | 第33-34页 |
| ·项目的收集 | 第33页 |
| ·项目的编写 | 第33-34页 |
| ·项目筛选标准 | 第34页 |
| ·研究工具 | 第34-35页 |
| ·统计工具 | 第34页 |
| ·效标工具 | 第34-35页 |
| ·研究对象 | 第35-36页 |
| 4 项目筛查及正式测评结果分析 | 第36-52页 |
| ·项目分析 | 第36-41页 |
| ·项目的第一次筛查 | 第36-37页 |
| ·项目的第二次筛查 | 第37-38页 |
| ·项目的第三次筛查 | 第38-40页 |
| ·项目的第四次筛查 | 第40-41页 |
| ·测验的效度 | 第41-45页 |
| ·结构效度 | 第41-44页 |
| ·内容效度 | 第44页 |
| ·效标关联效度 | 第44-45页 |
| ·测验信度 | 第45-50页 |
| ·单维性考验 | 第45页 |
| ·项目位置参数与区分度估计 | 第45-47页 |
| ·信息函数分析 | 第47-49页 |
| ·拟合指标分析 | 第49页 |
| ·被试特征分布 | 第49-50页 |
| ·基于本研究的IRT与CTT的特色比较 | 第50-52页 |
| 5 小学生学习偏好的整体水平和特点 | 第52-58页 |
| ·总体偏好水平 | 第52页 |
| ·不同区域与地区之间的比较 | 第52-54页 |
| ·不同区域之间的比较 | 第52-53页 |
| ·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 | 第53-54页 |
| ·不同性别比较 | 第54-55页 |
| ·是否独生子女之间的比较 | 第55页 |
| ·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比较 | 第55-58页 |
| 6 讨论 | 第58-69页 |
| ·小学生学习偏好量表的心理测量学指标 | 第58-62页 |
| ·测验的单维性考验 | 第58页 |
| ·测验的信息量 | 第58-59页 |
| ·测验的拟合指标 | 第59页 |
| ·测验的效度 | 第59-62页 |
| ·小学生学习偏好的差异讨论 | 第62-66页 |
| ·小学生学习偏好总体状况以及不同区域学生之间的比较 | 第62-63页 |
| ·不同性别学生之间的学习偏好 | 第63页 |
|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 | 第63-64页 |
| ·不同地区学生之间的比较 | 第64页 |
| ·不同年级、年龄学生之间的比较 | 第64-66页 |
| ·IRT与CTT在研究过程中的关系探讨 | 第66-68页 |
| ·本研究的特色与不足之处 | 第68-69页 |
| 7 结论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 附录 | 第76-8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3页 |
| 后记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