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教学法和教学组织论文

学困生学习的生活体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部分 绪论第8-27页
 一、研究问题第8-12页
  (一) 选题缘由第9页
  (二) 问题提出第9-11页
  (三) 研究日的与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9页
  (一) 关于学困生第12-17页
  (二) 关于生活体验研究第17-19页
 三、核心概念界定第19-23页
  (一) 学困生第19-22页
  (二) 生活体验研究第22-23页
 四、研究设计第23-27页
  (一) 研究方法第23-24页
  (二) 研究思路第24-25页
  (三) 研究的有效性和伦理性第25-27页
第二部分 直面学困生的学习生活第27-38页
 一、学困生对“上学”的抵触:“痛苦的一天从上学开始”第27-29页
 二、学困生的课堂百态第29-32页
  (一) 课上听讲:“听不进去”、“跟不上”与“想睡觉”第29-30页
  (二) 回答问题:“答不对”、“不敢说”与“其实我想试试看”第30-32页
 三、学困生学习困难的集中体现第32-34页
  (一) 做题:“对着题目干瞪眼就是没辙”第32-33页
  (二) 做作业:“作业困难户”第33-34页
 四、学困生眼中的考试与排名第34-38页
  (一) 考试:“世界末日的来临”第35页
  (二) 分数与排名:“来自地狱的宣判”第35-38页
第三部分 理解学困生的学习体验第38-47页
 一、理解学困生的学习体验第38-45页
  (一) 时间体验——煎熬:“盼完午饭盼放学”第39-40页
  (二) 空间体验——束缚:“学校就像是一个樊笼”第40-42页
  (三) 身体体验——不舒服:“绞尽脑汁,想的头疼”第42-43页
  (四) 人际关系体验——隔离:“全世界都离我远去”第43-45页
 二、解读学困生的真实处境第45-47页
  (一) 在学校生活中被忽视、被隔离:“被遗忘的角落”第45页
  (二) 矛盾的成长体验:“痛并希望着”第45-47页
第四部分 结论·建议·反思第47-57页
 一、基本结论第47-49页
  (一) 心理安全感的缺失:“离家在外的人”第47-48页
  (二) 教师支持的严重不足:“孤军奋战的苦楚”第48-49页
  (三) 学法指导的相对滞后:“没有方向的航船”第49页
 二、几点建议第49-54页
  (一) 秉持教育学意向,理解和尊重学困生第50页
  (二) 主动开展学法指导,为学困生创设良好学习情境第50-51页
  (三) 合理运用教育权威,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第51-52页
  (四) 加强教学反思,运用教学机智,养成教育智慧第52-54页
 三、研究反思第54-57页
  (一) 对方法论的反思第54-55页
  (二) 对本研究的反思第55-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附录第61-69页
 附录1:学困生访谈提纲及访谈实录(摘录)第61-65页
 附录2:本人的研究日记(摘录)第65-67页
 附录3:学困生写作指导(摘录)第67-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父亲参与教养与中学生性别角色及性别刻板印象的关系
下一篇:义务教育交流教师评价机制问题与对策思考--以北京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