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舞蹈音乐理论论文

古典与民族的融合--皮亚佐拉探戈音乐解析

论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8-10页
引言第10-13页
第一章 皮亚佐拉的音乐创作第13-22页
 一 皮亚佐拉探戈音乐创作概览第13-15页
  (一) 早期(移居美国,初探探戈音乐时期)第13-14页
  (二) 中期(深化古典音乐基础,再度追寻探戈音乐时期)第14-15页
  (三) 晚期(重回美国,创新、普及探戈音乐时期)第15页
 二 皮亚佐拉探戈音乐的创作基础第15-22页
  (一) 作曲中运用的阿根廷探戈元素第15-17页
  (二) 作曲中运用的其他地区探戈元素第17-20页
   1 非洲舞曲第17-18页
   2 弗朗明戈舞曲第18-19页
   3 哈巴涅拉舞曲第19-20页
  (三) 阿根廷探戈使用的民间曲调及民间乐器第20-21页
  (四) 安第斯高原印第安传统音乐、克里奥约音乐的融入第21-22页
第二章 皮亚佐拉作品中的传统古典音乐特点第22-35页
 一 曲式结构方面的运用第22-25页
 二 变奏曲式手法的运用第25-26页
 三 古典和声的运用(级进、七和弦、和弦外音)第26-31页
 四 复调技法的运用第31-32页
 五 古典音乐体裁的运用第32-33页
 六 多样的节奏型运用第33-35页
第三章 皮亚佐拉音乐中古典重奏形式基础上的独创性第35-42页
 一 《four for tango》弦乐四重奏在演奏方式、乐句结构上的独创性第35-39页
 二 《oblivion》钢琴三重奏形式在音色控制、声部平衡上的要求第39-42页
第四章 班多钮、古典吉他的运用第42-53页
 一 《再见,诺尼诺》——班多钮与管弦乐的结合第42-48页
  (一) 皮亚佐拉探戈音乐中班多钮的重要性第43-44页
  (二) 对父亲的缅怀——《再见,诺尼诺》第44-48页
 二 《cafe 1930》——吉他与弦乐的结合第48-53页
第五章 结语第53-56页
 一 皮亚佐拉探戈音乐特点第53-54页
 二 皮亚佐拉音乐对古典音乐的影响(促进多元融合)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第59-93页
后记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早期艺术歌曲对中国专业声乐教学的影响
下一篇: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词素意识特异性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