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 ·大学统编英语教材的发展 | 第10-11页 |
| ·校本教材 | 第11-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 ·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 ·教材的定义 | 第15页 |
| ·教材的功能 | 第15-16页 |
| ·英语教材评价 | 第16-17页 |
| ·英语教材评价的界定 | 第16-17页 |
| ·教材评价的意义 | 第17页 |
| ·国内外教材评估综述 | 第17-22页 |
| ·国外英语教材评价研究 | 第17-20页 |
| ·国内教材评价发展概述 | 第20-22页 |
| ·阅读的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 ·阅读的意义 | 第22页 |
| ·阅读能力的界定 | 第22页 |
| ·蒙古族大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现状 | 第22-23页 |
| ·本论文的评估框架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大学体验英语》(预备教程)阅读材料的静态评价 | 第24-33页 |
| ·题材 | 第24-25页 |
| ·体裁 | 第25页 |
| ·难易度 | 第25-27页 |
| ·词汇 | 第26页 |
| ·词汇复现率 | 第26-27页 |
| ·语法 | 第27-28页 |
| ·文化性 | 第28-29页 |
| ·语言材料的篇幅和输入量 | 第29-30页 |
| ·阅读练习的设计 | 第30-32页 |
| ·练习类型 | 第30页 |
| ·阅读策略的培养方面 | 第30-32页 |
| ·静态评价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大学体验英语》(预备教程)阅读材料的动态评价 | 第33-53页 |
| ·调查目的 | 第33页 |
| ·调查对象 | 第33页 |
| ·调查方法 | 第33-34页 |
| ·文献法 | 第33页 |
| ·问卷法 | 第33-34页 |
| ·访谈法 | 第34页 |
| ·数据收集 | 第34-35页 |
| ·数据分析和讨论 | 第35-53页 |
| ·调查问卷的分析和讨论 | 第35-51页 |
| ·师生访谈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 ·动态评价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5页 |
| ·建议 | 第53-54页 |
| ·对教师的建议 | 第53页 |
| ·对教材编写者的建议 | 第53-54页 |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附录1 教师问卷 | 第58-60页 |
| 附录2 学生问卷 | 第60-62页 |
|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 第62-63页 |
| 附录4 学生访谈提纲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