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移动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方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页
   ·移动机器人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概述第8-15页
     ·SLAM 问题描述第8-9页
     ·解决 SLAM 问题的关键技术第9-10页
     ·SLAM 问题的起源、发展和前景第10-13页
     ·主要 SLAM 方法第13-15页
   ·本文结构安排和主要工作第15-17页
第二章 SLAM 基础理论与系统建模第17-29页
   ·移动机器人的定位问题第17-18页
   ·移动机器人系统建模第18-23页
     ·系统坐标模型第18-19页
     ·环境地图模型第19页
     ·机器人位置模型第19-20页
     ·里程计或控制命令模型第20页
     ·机器人运动模型第20-22页
     ·传感器观测模型第22页
     ·环境特征的增广模型第22-23页
   ·数据关联问题第23-24页
   ·SLAM 的 Bayes 滤波模型第24页
   ·EKF SLAM 算法第24-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在线快速抑噪的自适应强跟踪滤波算法研究第29-37页
   ·强跟踪滤波器的基本算法第29-31页
   ·在线快速抑噪的自适应强跟踪滤波算法第31-33页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3-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移动机器人三维空间 SLAM 算法研究第37-46页
   ·移动机器人三维空间 SLAM 主要问题第37-40页
     ·移动机器人的运动模型第37-38页
     ·移动机器人的观测模型第38-39页
     ·SLAM 算法的一致性问题第39页
     ·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的改进策略第39-40页
   ·改进型快速抑噪自适应强跟踪滤波算法第40-42页
   ·基于改进型 FASTF 的快速自适应 SLAM 算法第42页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第42-45页
     ·实验环境第42-43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43-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路标提取方法研究第46-54页
   ·激光传感器介绍第46页
   ·路标提取方案第46-50页
     ·实体特征检测第46页
     ·路标提取流程第46-50页
   ·仿真实验第50-53页
     ·仿真实验环境第50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50-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第54-56页
   ·总结第54页
   ·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速率网络控制系统的最优控制研究
下一篇:多速率NCS能控性分析及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