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7-9页 |
(一) 社会化媒体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 第7-8页 |
(二) 社会化媒体回应中国公益慈善的时代需求 | 第8-9页 |
(三) 社会化媒体对公民参与的促进作用 | 第9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一) 关于社会化媒体与公益活动的研究 | 第9-10页 |
(二) 关于公民社会的文献回顾 | 第10-12页 |
(三) 关于网络行为研究的文献回顾 | 第12-13页 |
三、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3-15页 |
(一) 研究问题 | 第13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三)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四)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视角与方法 | 第15-19页 |
一、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15-17页 |
(一) 相关概念及理论梳理 | 第15-16页 |
(二) 本文的分析框架 | 第16-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的理由 | 第17-18页 |
(二) 多址民族志方法的采用 | 第18页 |
(三) 资料搜集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社会化媒体公益活动案例与分析 | 第19-27页 |
一、 案例 1:“免费午餐” | 第19-20页 |
(一) 案例简介 | 第19页 |
(二) 影响范围 | 第19-20页 |
二、 案例 2:“给孩子加个菜” | 第20-21页 |
(一) 案例简介 | 第20-21页 |
(二) 影响范围 | 第21页 |
三、 案例 3:“微博打拐” | 第21-23页 |
(一) 案例简介 | 第21-22页 |
(二) 影响范围 | 第22-23页 |
四、 社会化媒体公益活动的规律与影响因素 | 第23-27页 |
(一) 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的特殊规律 | 第23-25页 |
(二) 规范的项目化管理 | 第25-26页 |
(三) 公众人物的联结作用 | 第26页 |
(四) 影响政府作为,巩固公益成果 | 第26-27页 |
第四章 公民社会中社会化媒体公益活动的路径 | 第27-33页 |
一、 社会化媒体场域中的社会结构分析 | 第27-29页 |
(一) 社会化媒体场域中的社会资本和权力 | 第27-28页 |
(二) 社会化媒体场域的差序场 | 第28-29页 |
二、 社会化媒体场域中的公益活动路径 | 第29-31页 |
三、 社会化媒体用户行为分析——以微博为例 | 第31-33页 |
(一) 用户行为特点 | 第31-32页 |
(二) 用户动机分析 | 第32页 |
(三) 社会化媒体用户参与公益活动行为的决定因素 | 第32-3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33-38页 |
一、 社会化媒体场域公益活动的“网络差序场” | 第33-34页 |
二、 “社会资本”是社会化媒体场域公益活动中的助人资源 | 第34页 |
三、 自我赋权下社会化媒体场域的公民参与 | 第34-35页 |
四、 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 第35-36页 |
五、 本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第36-38页 |
(一) 本研究的贡献及创新之处 | 第36-37页 |
(二) 本研究未能解决的问题及该研究未来发展展望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页 |